膝关节肿胀是怎么回事
膝关节肿胀原因多样,包括创伤性因素(急性外伤、慢性劳损)、炎症性因素(类风湿关节炎、骨性关节炎、感染性关节炎)及其他因素(痛风性关节炎、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伴随症状有伴疼痛、僵硬、发热、关节畸形等;检查方法包括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X线、CT、MRI)和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血尿酸测定);处理原则为一般处理(急性期休息、抬高患肢)及根据病因治疗(创伤性、炎症性等不同病因采取相应治疗);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女性膝关节肿胀有各自注意事项。
1.创伤性因素:
急性外伤:如膝关节遭受扭伤、撞伤、摔伤等,可能导致膝关节内的韧带损伤(如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骨折等情况。例如,运动时突然的扭转动作可能引起半月板撕裂,进而引发膝关节肿胀,这种肿胀通常伴有疼痛、活动受限等表现,受伤当时可能就会出现局部肿胀,且肿胀程度可能会随时间逐渐加重。不同年龄段人群发生创伤性膝关节肿胀的概率不同,年轻人由于运动强度大等原因相对更易出现,而老年人可能因关节退变等基础情况,轻微外伤也可能引发。
慢性劳损: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过度运动(如长跑、爬山等)等,会使膝关节的软骨、滑膜、韧带等结构反复受到磨损。例如,长跑运动员膝关节长期承受较大压力,容易出现滑膜慢性炎症,进而导致膝关节肿胀,这种肿胀往往是逐渐发生的,休息后可能有所缓解,但持续活动后又会加重,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的人突然增加运动量,也可能引发慢性劳损导致的膝关节肿胀。
2.炎症性因素:
类风湿关节炎: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膝关节等小关节。发病机制是自身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膝关节的滑膜组织,导致滑膜炎症。患者除了膝关节肿胀外,还常伴有疼痛、僵硬,尤其在早晨起床时较为明显,活动后稍有缓解,病情逐渐进展可能会导致关节畸形。不同年龄、性别均可发病,女性相对更易患类风湿关节炎,有家族遗传病史的人群患病风险可能更高。
骨性关节炎:多见于中老年人,是由于膝关节软骨退变、骨质增生等原因引起的关节病变。随着年龄增长,膝关节软骨逐渐磨损,骨质增生刺激周围组织,引发滑膜炎症,导致膝关节肿胀。肥胖人群由于膝关节承受更大压力,患骨性关节炎并出现肿胀的概率相对较高,女性在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也可能增加患骨性关节炎的风险。
感染性关节炎:膝关节受到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时会引发炎症导致肿胀。例如,细菌感染引起的化脓性关节炎,起病较急,膝关节会出现明显的红肿热痛,伴有高热等全身症状;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膝关节结核,肿胀发展相对较慢,可能伴有低热、盗汗、乏力等全身表现。不同年龄段都可能发生感染性关节炎,但儿童和老年人由于免疫力相对较低,更易感染发病。
3.其他因素:
痛风性关节炎:体内尿酸代谢紊乱,尿酸盐结晶沉积在膝关节滑膜等部位,引起急性炎症反应,导致膝关节肿胀、疼痛,疼痛往往较为剧烈,像刀割样,局部皮肤可出现红肿。多见于中年男性,常有高嘌呤饮食等生活方式诱因,如长期大量饮酒、食用海鲜、动物内脏等。
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滑膜的慢性炎症、代谢异常等有关。表现为膝关节缓慢肿胀,可伴有疼痛,关节活动可能受限,通过影像学检查等可发现滑膜增厚等表现。各年龄段均可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
膝关节肿胀的伴随症状及意义
1.伴疼痛:
若膝关节肿胀伴剧烈疼痛,尤其是外伤后出现,可能提示有骨折、韧带撕裂等严重创伤;若肿胀伴隐痛、反复发作,可能与骨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慢性炎症性疾病相关;痛风性关节炎引起的膝关节肿胀常伴有剧烈疼痛,疼痛程度较为突出。
2.伴僵硬: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膝关节肿胀常伴有明显的早晨起床后关节僵硬,持续时间较长,一般在30分钟以上,活动后逐渐缓解;骨性关节炎患者也可能出现晨起关节僵硬,但持续时间相对较短,一般不超过30分钟。
3.伴发热:
感染性关节炎(如化脓性关节炎、膝关节结核等)常伴有发热症状,化脓性关节炎多为高热,膝关节结核多为低热;而创伤性因素、非感染性炎症性疾病一般较少出现发热,除非是创伤后感染等特殊情况。
4.伴关节畸形:
类风湿关节炎病情进展到一定阶段可能出现膝关节畸形,如关节外翻、内翻等;骨性关节炎晚期也可能出现膝关节畸形,影响关节功能和外观。
膝关节肿胀的检查方法
1.体格检查:
医生会观察膝关节的外形,看是否有红肿、畸形等情况;触摸膝关节周围,感受温度、有无压痛等;进行关节活动度检查,了解膝关节能屈伸、旋转等的范围,初步判断膝关节的功能状态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2.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可以观察膝关节骨质的情况,如是否有骨折、骨质增生、关节间隙狭窄等,对于判断骨性关节炎等疾病有重要价值,但对于软组织如半月板、韧带等的显示不够清晰。
CT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膝关节骨质的细微结构,对于一些复杂的骨折、骨质病变等诊断更有优势,还可以辅助判断关节内是否有游离体等情况。
磁共振成像(MRI):对膝关节的软组织分辨率高,能够清晰显示半月板、韧带、滑膜、软骨等结构的病变,如半月板撕裂、韧带损伤、滑膜炎症、软骨损伤等,是诊断膝关节内部结构病变的重要检查方法。
3.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感染性关节炎时血常规可显示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能出现血红蛋白降低、血小板升高等情况。
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CRP):这两项指标在炎症性疾病时往往升高,如类风湿关节炎、感染性关节炎等,可反映炎症的活动程度。
血尿酸测定: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血尿酸水平通常升高。
膝关节肿胀的处理原则
1.一般处理:
急性期应休息,减少膝关节的活动,避免加重损伤或炎症。可以将膝关节抬高,高于心脏水平,有助于减轻肿胀,例如平卧时在脚下垫枕头等。
2.根据病因治疗:
创伤性因素:如果是轻度的软组织损伤引起的肿胀,可在受伤24小时内进行冷敷,减少出血和肿胀,24小时后改为热敷,促进血液循环;若有韧带撕裂、半月板损伤等情况,可能需要根据病情采取保守治疗(如佩戴支具固定等)或手术治疗。
炎症性因素:类风湿关节炎主要通过药物治疗控制炎症,常用药物有抗风湿改善病情药物等;骨性关节炎可采用药物缓解症状(如非甾体抗炎药等)、物理治疗(如热敷、理疗等),严重时可能需要关节置换手术;感染性关节炎则根据病原体的不同采用相应的抗感染治疗,化脓性关节炎需要使用敏感抗生素,膝关节结核需要进行抗结核治疗。
其他因素:痛风性关节炎需要低嘌呤饮食,使用降尿酸药物等治疗;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多需要手术切除病变滑膜等。
特殊人群膝关节肿胀的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膝关节肿胀可能由外伤(如玩耍时的扭伤等)、感染(如化脓性关节炎等)等原因引起。儿童表述病情可能不准确,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膝关节的情况,如肿胀程度、活动是否受限等。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检查和治疗要更加谨慎,影像学检查应权衡辐射风险,治疗上优先考虑对生长发育影响小的方法,如轻度外伤引起的肿胀可先采取休息、冷敷等保守处理,感染性关节炎要及时规范使用抗生素,避免影响儿童关节和全身的正常发育。
2.老年人:老年人膝关节肿胀多与骨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慢性疾病相关。老年人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在选择治疗方法时要考虑基础疾病的影响。例如,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时要注意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手术治疗要评估身体的耐受情况。同时,老年人行动不便,要注意膝关节肿胀期间的护理,防止跌倒等二次损伤。
3.女性:女性在特殊生理期(如孕期、哺乳期、更年期等)膝关节肿胀需特别注意。孕期膝关节肿胀可能与激素变化、体重增加等有关,要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哺乳期用药需谨慎,选择对乳汁影响小的治疗方法;更年期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变化易患骨性关节炎等,要注意关节的保护,适当进行低强度的关节锻炼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