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病的症状为疼痛、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
1.疼痛
疼痛是肠胃病较为常见的症状之一。疼痛的性质多样,可为隐痛、胀痛、刺痛、绞痛等。隐痛一般程度较轻,持续存在,可能是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引起;胀痛通常与肠胃内气体积聚有关,如消化不良、胃肠动力不足时,患者会感觉胃部或腹部有胀满感且伴有疼痛;刺痛往往较为尖锐,可能提示胃黏膜或肠黏膜有损伤,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绞痛则疼痛剧烈,多由胃肠痉挛引起,常见于急性肠胃炎、胆结石引发的胆绞痛波及胃肠道等情况。
2.消化不良
主要表现为上腹部饱胀、早饱感、食欲不振等。患者进食少量食物后就感觉胃部饱胀不适,甚至不再有继续进食的欲望。消化不良可能是由于胃肠蠕动功能减弱、消化酶分泌不足等原因导致,常见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萎缩性胃炎等疾病。
3.恶心呕吐
恶心是一种上腹部不适、紧迫欲吐的感觉,呕吐则是胃内容物经食管、口腔排出体外的过程。肠胃受到炎症刺激、食物过敏、药物副作用等因素影响时,容易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如急性肠胃炎患者,常在进食不洁食物后数小时内出现恶心、呕吐,同时可能伴有腹泻;幽门梗阻患者由于胃内容物无法正常通过幽门进入肠道,会出现频繁呕吐,呕吐物多为宿食。
4.腹泻
指排便次数增多(通常每天超过3次),粪便稀薄,含水量增加。腹泻可分为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急性腹泻起病急,病程短,多由感染因素引起,如细菌、病毒、寄生虫感染等,常见于急性肠胃炎、食物中毒等;慢性腹泻病程较长,超过2个月,病因较为复杂,可能与肠道慢性炎症(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肠道肿瘤、吸收不良综合征等有关。
5.便秘
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每周少于3次)、粪便干结、排便困难。不良的饮食习惯(如膳食纤维摄入不足)、生活方式(如缺乏运动)、肠道疾病(如先天性巨结肠、直肠脱垂)等都可能导致便秘。老年人由于胃肠蠕动功能减退,更容易发生便秘;长期卧床的患者,肠道蠕动减慢,也常出现便秘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