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性肺炎红色肝变期多在发病后3-4天,此期肺泡内大量红细胞渗出,被巨噬细胞吞噬崩解形成含铁血黄素致痰液呈铁锈色,肺叶肿大暗红、质地实变,镜下见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腔内充满红细胞、少量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大量纤维蛋白;儿童此期有高热、呼吸急促等表现需密切观察病情;成人有明显胸痛需休息、遵医嘱抗感染并注意痰液排出;老年人发热不明显、病情隐匿,要关注意识、营养等加强护理及监测生命体征。
红色肝变期的病理特征
在红色肝变期,肺叶肿大,重量增加,呈暗红色,质地实变如肝。镜下可见肺泡壁毛细血管仍处于扩张充血状态,肺泡腔内充满大量的红细胞、少量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以及大量的纤维蛋白。这些病理变化使得肺泡内的红细胞等成分通过咳嗽排出体外时,表现为铁锈色痰。
不同人群在大叶性肺炎红色肝变期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大叶性肺炎红色肝变期时,除了会出现铁锈色痰外,可能会有高热、呼吸急促等表现。由于儿童的呼吸系统和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病情变化相对较快,需要密切观察呼吸频率、体温等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及时就医进行相应的治疗,如抗感染等治疗。
成人:成人在红色肝变期可能会有较为明显的胸痛,与肺部炎症累及胸膜有关。成人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遵医嘱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注意痰液的排出情况,如果痰液黏稠不易咳出,可以适当多饮水,辅助痰液稀释排出。
老年人:老年人大叶性肺炎红色肝变期时,机体的代偿能力相对较弱,可能发热不明显,但病情可能更为隐匿。需要关注老年人的意识状态、营养状况等,因为老年人基础疾病可能较多,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血管疾病等,感染大叶性肺炎后容易诱发基础疾病加重,所以要加强护理,定期监测生命体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