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有三大症状,一是约80%的呼吸困难及气促,因肺通气/血流比例失调等,活动后加重,长期卧床易引发;二是约70%-80%的胸痛,包括胸膜炎性胸痛和心绞痛样疼痛,有基础心血管疾病者易被忽视;三是约30%的咯血,多在24小时内出现小量咯血,有相关病史者需警惕。
一、呼吸困难及气促
这是肺栓塞较为常见的症状,约占80%。其发生机制主要是肺栓塞后,肺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以及肺动脉阻塞导致肺顺应性降低等。一般来说,活动后症状往往会加重。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表现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儿童肺栓塞时,呼吸困难可能会表现为呼吸频率增快等;老年人由于心肺功能本身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下降,呼吸困难可能更为隐匿,但仍需密切关注。在生活方式方面,如果有长期卧床等情况,更容易引发肺栓塞导致的呼吸困难,因为长期卧床会使静脉血流缓慢,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二、胸痛
约占70%-80%。包括胸膜炎性胸痛和心绞痛样疼痛。胸膜炎性胸痛通常是由于栓塞部位的肺组织缺血、缺氧,刺激胸膜引起,疼痛多与呼吸有关;心绞痛样疼痛则是因为肺栓塞导致肺动脉压力升高,反射性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心肌供血不足所致。不同性别在胸痛表现上可能无明显差异,但对于有基础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如男性有冠心病病史等,发生肺栓塞时胸痛可能更容易被误认为是原有疾病发作而被忽视,需要特别注意鉴别。
三、咯血
发生率约占30%。多在肺栓塞发生后24小时内出现,常为小量咯血,大咯血较为少见。其产生原因主要是肺栓塞后肺组织缺血坏死,肺泡内红细胞渗出等。对于有咯血症状的患者,尤其是同时伴有呼吸困难、胸痛等表现时,要高度警惕肺栓塞的可能。在病史方面,如果患者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史等,出现咯血更应及时排查肺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