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痫前期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基本病理生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痉挛,主要临床表现有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严重时可出现多种并发症,对孕妇和胎儿危害大,治疗以解痉、降压等为主,适时终止妊娠。
子痫前期的临床表现主要有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严重时可出现头痛、头晕、视物不清、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肝功能异常、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异常、肾功能衰竭、心力衰竭、肺水肿、HELLP综合征(溶血、肝酶升高及血小板减少)、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早产等并发症。
子痫前期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血压升高是子痫前期的重要表现,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蛋白尿是子痫前期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尿蛋白≥300mg/24h或随机尿蛋白≥(++)。此外,还需要进行其他检查,如肝肾功能、血常规、凝血功能、心脏超声等,以了解病情的严重程度。
子痫前期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饮食:低盐、高蛋白饮食,补充维生素和铁剂。
降压:血压≥160/110mmHg时,需要降压治疗,常用的降压药物有硫酸镁、硝苯地平、拉贝洛尔等。
解痉:硫酸镁是子痫前期的首选解痉药物,可预防和控制子痫发作。
镇静:有焦虑、紧张情绪的孕妇,可给予镇静药物,如地西泮。
扩容:一般不主张扩容治疗,除非有低蛋白血症。
利尿:一般不主张利尿治疗,除非有明显的水肿。
适时终止妊娠:子痫前期患者经积极治疗后,病情仍持续加重,或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胎盘早剥、胎儿窘迫等,应适时终止妊娠。
子痫前期对孕妇和胎儿都有很大的危害,严重时可导致孕妇和胎儿的死亡。因此,孕妇在孕期应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子痫前期,以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