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本身不传染,其发病与吸烟、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空气污染、遗传等因素相关,吸烟使患病风险增,职业暴露会增加风险,遗传因素如α-抗胰蛋白酶缺乏易致肺气肿,既往反复呼吸道感染未良好控制会增加慢性支气管炎发展为肺气肿风险
相关因素分析
吸烟因素:对于有吸烟习惯的人群,无论是慢性支气管炎还是肺气肿的发病风险都显著增加。长期吸烟会损伤气道黏膜,影响气道的防御功能,进而引发炎症反应等一系列病理改变。例如,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吸烟者患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概率远高于非吸烟者,且吸烟量越大、吸烟年限越长,患病风险越高。从年龄角度看,中青年时期开始吸烟的人群,随着年龄增长,患病的可能性会逐渐显现,在老年阶段更容易出现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相关症状。
职业暴露因素:一些从事接触职业粉尘(如煤矿工人接触煤尘、石棉工人接触石棉粉尘等)、化学物质(如长期接触化工原料等)的人群,其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发病风险高于普通人群。这是因为这些职业暴露的物质会直接损伤气道和肺部组织,破坏肺部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从而增加患病几率。不同性别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上可能存在一定差异,比如男性由于职业选择等因素,可能更多接触一些高风险的职业环境,相对女性患病风险可能稍高,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女性如果有类似的职业暴露也会面临较高风险。
遗传因素:如α-抗胰蛋白酶缺乏的遗传因素,会使个体更容易发生肺气肿。有此类遗传背景的人群,无论生活方式如何,相较于没有该遗传因素的人群,患肺气肿的概率明显增加。在病史方面,如果个体既往有反复的呼吸道感染病史,且没有得到良好控制,会增加慢性支气管炎发展为肺气肿的风险,反复的炎症刺激会不断损伤肺部组织,导致气道和肺泡结构逐渐破坏,进而引发肺气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