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天疱疮的症状
小儿天疱疮有多种类型,寻常型较常见,皮肤出现易破溃、难愈合的松弛性水疱和大疱,口腔黏膜常最早受损;增殖型在糜烂面基础上有乳头状增殖;落叶型水疱表浅、疱壁薄,有油腻性鳞屑;红斑型皮损多在脂溢部位。因小儿身体发育未全、免疫系统弱,家长要密切观察精神和体温,护理上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注意口腔卫生,给予营养易消化食物,使用外用药需谨慎,病情重时及时就医规范治疗。
一、小儿天疱疮的典型症状
1.寻常型天疱疮:是小儿天疱疮中较常见的类型。皮肤会出现松弛性水疱和大疱,疱壁薄,容易破溃,破溃后会形成糜烂面,有渗出,且不易愈合。糜烂面可向周围扩展,尼氏征阳性,即轻压疱顶,水疱可向四周扩展。口腔黏膜常是最早出现损害的部位,表现为水疱、糜烂、疼痛,影响患儿进食。
2.增殖型天疱疮:早期损害与寻常型天疱疮相似,为松弛性水疱。但在糜烂面的基础上会出现乳头状的增殖,表面有脓性分泌物,有腥臭味。好发于皮肤褶皱部位,如腋窝、腹股沟、肛周等。
3.落叶型天疱疮:水疱较表浅,疱壁更薄,容易破裂,形成大片的表皮剥脱,表面有油腻性的鳞屑,似落叶状。病情相对较轻,口腔黏膜受累较少。
4.红斑型天疱疮:皮损主要发生于头面部、胸背部等脂溢部位。表现为红斑基础上的松弛性水疱,水疱易破,形成鳞屑和结痂。面部的损害类似红斑狼疮的蝶形红斑,尼氏征阳性。
二、特殊人群(小儿)相关注意事项
小儿由于身体发育尚未完全,免疫系统功能相对较弱,在出现天疱疮症状时需要特别关注。家长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精神状态、体温变化,因为天疱疮可能导致继发感染,引起发热等全身症状。在护理方面,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患儿搔抓皮损,防止感染扩散。对于口腔黏膜有损害的患儿,要注意口腔卫生,可使用温水或淡盐水漱口。饮食上,应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以保证患儿的营养摄入,促进身体恢复。由于小儿皮肤娇嫩,在使用外用药物时要谨慎,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如果患儿病情较重,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