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得了疟疾
疟疾的诊断需从临床表现评估、流行病学史询问、实验室检查确诊及鉴别诊断要点等方面进行。临床表现有周期性发作及不同类型差异等;需询问流行区旅居史和蚊虫叮咬史;实验室检查靠血涂片和核酸检测确诊;要与其他发热病鉴别。
一、临床表现评估
疟疾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有周期性发作的寒战、高热、大汗等。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不同类型的疟疾临床表现有所差异,例如间日疟和卵形疟常复发,复发时间多在初发后数周;恶性疟病情相对严重,可出现昏迷等严重表现。年龄较小的儿童患疟疾时,症状可能不典型,更容易出现高热惊厥等情况;老年人患疟疾可能症状不典型且恢复较慢。
二、流行病学史询问
了解患者是否有疟疾流行区的旅居史,包括近期是否到过非洲、东南亚等疟疾高发地区。同时要询问患者是否有被蚊媒叮咬的经历,因为蚊虫叮咬是疟疾传播的主要途径。对于有疟疾流行区旅居史且有蚊虫叮咬史的人群,需要高度怀疑疟疾可能。女性在孕期感染疟疾可能会对自身和胎儿健康产生影响,需要特别关注其流行病学史。
三、实验室检查确诊
1.血涂片检查:是确诊疟疾的重要方法。通过制作患者的外周血涂片,经吉姆萨或瑞特染色后,在显微镜下查找疟原虫。如果能发现疟原虫,即可确诊疟疾。不同种类的疟原虫在血涂片中形态有所不同,医生可据此进行鉴别诊断。对于儿童患者,采血相对困难,但仍需尽量完成血涂片检查以明确诊断。
2.核酸检测: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等技术检测疟原虫的核酸,该方法灵敏度较高,对于低原虫血症等情况也能较好地检测出。在流行病学调查等情况下有一定应用价值。
四、鉴别诊断要点
需要与其他发热性疾病进行鉴别,如败血症、伤寒、钩端螺旋体病等。这些疾病也可能出现发热等症状,但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临床表现观察以及实验室检查等可以进行区分。例如败血症常有感染中毒症状,血培养可发现致病菌;伤寒有相对缓脉、玫瑰疹等特征性表现,肥达反应等检查有助于诊断。在鉴别诊断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性别等因素对疾病表现的影响,全面分析各项检查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