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常用药有哪些
支气管舒张剂包括β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能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改善通气,不同患者可使用但需关注特殊病史风险)和抗胆碱能药物(如异丙托溴铵,起效稍慢但持续久,特殊病史患者需谨慎);糖皮质激素中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可减轻炎症、改善肺功能,长期用有不良反应,特殊人群需特殊关注);祛痰药如氨溴索,能降痰黏度、促痰液咳出,不同年龄患者可使用,特殊肝肾功能不全患者需调整剂量,性别影响不大但要考虑整体病史。
一、支气管舒张剂
1.β受体激动剂:这类药物可以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缓解喘息症状。如沙丁胺醇,它能选择性作用于支气管平滑肌β受体,从而起到舒张支气管,改善通气功能。研究表明,沙丁胺醇能有效增加FEV(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状况,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存在支气管痉挛时均可使用,但需注意有心血管疾病等特殊病史的患者使用时可能存在一定风险,需谨慎评估。
2.抗胆碱能药物:如异丙托溴铵,通过阻断节后迷走神经通路,降低迷走神经张力而起到舒张支气管作用,其起效较β受体激动剂稍慢,但持续时间较长。对于有前列腺增生、青光眼等病史的患者需特别谨慎,因为可能会加重相关症状,不同年龄和性别的患者使用时也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
二、糖皮质激素
1.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常用药物如布地奈德,对于重度且反复加重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可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它可以减轻气道炎症,改善肺功能。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出现口腔念珠菌感染、声音嘶哑等不良反应,在特殊人群中,如儿童使用时需密切关注生长发育情况,孕妇使用需权衡利弊,有结核病史等患者使用时要警惕结核复发等风险。
三、祛痰药
1.氨溴索:可增加呼吸道黏膜浆液腺的分泌,减少黏液腺分泌,从而降低痰液黏度;还可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增加支气管纤毛运动,使痰液易于咳出。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均可使用,但儿童使用时需注意药物剂量的换算,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调整用药剂量,性别差异对氨溴索的使用影响不大,但需考虑患者的整体病史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