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什么症状
疟疾的潜伏期因疟原虫种类不同有差异,通常无明显症状或有轻微非特异性表现;发作期有典型发作(包括寒战期、高热期、出汗期)和非典型发作(恶性疟发作不规律、婴幼儿症状不典型、孕妇感染影响胎儿);间歇期两次典型发作间一般症状缓解,病情进展时间歇期可能缩短、发作频繁,慢性疟疾患者间歇期可能不明显
疟疾的潜伏期因疟原虫种类不同而有差异,间日疟和卵形疟潜伏期一般为13-15天,三日疟潜伏期为24-30天,恶性疟潜伏期较短,约9-14天。潜伏期通常无明显症状,但部分患者可能会有轻微乏力、不适等非特异性表现。
发作期症状
典型发作:
寒战期:多突然起病,患者先是感到畏寒,继而寒战,皮肤起鸡皮疙瘩,面色苍白,口唇、指甲发绀,寒战持续约10分钟至2小时。此阶段体温开始上升,可能与疟原虫代谢产物等刺激机体产热有关,不同年龄患者可能因体温调节功能差异,寒战程度有所不同,儿童可能寒战表现相对更剧烈。
高热期:寒战过后,体温迅速上升,可达39-40℃或更高,患者面色潮红,皮肤灼热,头痛、全身酸痛、口渴等症状明显。高热持续时间一般为2-6小时,年龄较小的儿童由于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高热时更易出现惊厥等情况,需要密切关注。
出汗期:高热后期,患者开始大量出汗,体温骤降,可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水平。此时患者大汗淋漓,感觉乏力。出汗持续1-2小时后,症状缓解,进入间歇期。
非典型发作:
恶性疟患者发作多不规律,可呈弛张热等,病情相对较重,可能伴有头痛、呕吐、贫血等表现,尤其对于婴幼儿等特殊人群,恶性疟更易导致严重的贫血、脑型疟等并发症,需要及时识别和处理。
婴幼儿疟疾症状往往不典型,可能表现为发热、精神萎靡、哭闹不安、拒食等,容易被忽视,需提高警惕。另外,孕妇感染疟疾后,除自身出现上述症状外,还可能影响胎儿,导致早产、低体重儿等不良妊娠结局。
间歇期表现
在两次典型发作之间,患者一般症状缓解,可感觉乏力,但精神状态相对尚可。不过,随着病情进展,间歇期可能会逐渐缩短,发作逐渐频繁。如果是慢性疟疾患者,间歇期可能不明显,病情持续处于活动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