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眼怎么挖出来
正确处理鸡眼可先温水浸泡使角质层软化,再用含水杨酸的角质剥脱剂,严重则就医手术;自行用不清洁工具挖鸡眼易致感染,出现感染等情况应立即停自行处理并去正规医院就诊,不同人群处理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正确处理鸡眼的方法
(一)温水浸泡
1.先准备一盆温水,水温控制在40-50℃左右,将长鸡眼的部位浸泡在温水中,一般浸泡15-20分钟,这样可以使角质层软化。因为温水浸泡能让鸡眼周围的皮肤角质变得柔软,便于后续处理,对于不同年龄、性别以及有不同生活方式或病史的人群都适用,例如糖尿病患者浸泡时需注意水温不能过高,避免烫伤。
(二)使用角质剥脱剂
1.在角质层软化后,可以使用含有水杨酸等成分的角质剥脱剂。水杨酸能够逐渐溶解角质,常用的如水杨酸贴膏等。使用时按照药物的使用说明,将药物贴在鸡眼部位,但要注意避开周围正常皮肤。对于儿童,由于皮肤较为娇嫩,应谨慎使用,最好在成人监护下操作,且避免大面积使用;女性如果手部有特殊情况如皮肤过敏等,使用时需先咨询医生。
(三)就医处理
1.如果自己处理困难或者鸡眼情况较为严重,如鸡眼较大、疼痛明显等,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采用手术切除的方法,在局部麻醉下将鸡眼完整切除。对于特殊人群,比如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的,手术前医生会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确保手术安全;孕妇则需充分沟通手术风险后再做决定。
二、错误挖鸡眼的危害及纠正
(一)自行用不清洁工具挖的危害
1.如果自行用不清洁的刀片等工具挖鸡眼,容易导致感染。因为不清洁的工具上可能携带细菌等微生物,挖破皮肤后细菌侵入,可能引起局部红肿、疼痛加剧,严重时还可能引发蜂窝织炎等更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对于儿童,其免疫系统相对较弱,自行挖鸡眼更容易造成感染扩散;糖尿病患者本身血糖控制不佳,感染后不易恢复,风险更大。
(二)纠正方法
1.一旦发现自行错误挖鸡眼出现感染等情况,应立即停止自行处理,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感染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如清创、抗感染治疗等。对于不同人群,治疗方案会有所调整,例如儿童感染时用药需选择儿童适用的安全药物,孕妇感染时用药要考虑对胎儿的影响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