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风疹的症状和治疗
小儿风疹有前驱期和出疹期症状,前驱期有低热等轻微上呼吸道炎症等表现,出疹期发热1-2天后出疹,可伴淋巴结肿大;治疗包括一般治疗(休息、饮食)和对症治疗(发热、咳嗽的处理),小儿风疹大多病情轻、自限,但孕妇感染可致胎儿先天感染,家长需密切观察病情。
一、小儿风疹的症状
1.前驱期症状:一般持续1-2天,幼儿患者前驱期症状常较轻微,或无明显前驱期症状。年长儿及成人患者前驱期可出现低热或中度发热、头痛、食欲减退、疲倦、乏力及咳嗽、打喷嚏、流涕、咽痛、结膜充血等轻微上呼吸道炎症;部分患者在软腭及腭垂可见红色点状黏膜疹,与其他病毒感染所致黏膜疹相似。
2.出疹期症状:通常于发热1-2天后出现皮疹,皮疹先从面颈部开始,24小时内蔓延至全身。皮疹为淡红色斑丘疹,直径2-3mm,可融合成片,大多第3天皮疹即开始消退,皮疹消退后,一般不留色素沉着,也不脱屑。出疹时可伴有耳后、枕部及颈部淋巴结肿大,有轻度压痛。
二、小儿风疹的治疗
1.一般治疗:
休息:患儿应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利于身体恢复。这是因为患病期间身体抵抗力下降,充足的休息有助于机体的自我修复。
饮食:给予清淡、易消化且营养丰富的饮食,如米粥、面条、新鲜蔬菜和水果等,保证维生素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摄入,以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促进病情好转。
2.对症治疗:
发热:如果患儿体温不超过38.5℃,可采用物理降温,如用温毛巾擦拭额头、腋窝、腹股沟等部位,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来降温;若体温超过38.5℃,因要避免低龄儿童使用不恰当药物,可在医生指导下根据患儿情况选择合适的退热措施,但需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
咳嗽:若有咳嗽症状,可适当饮用温水,保持呼吸道湿润,缓解咳嗽;如咳嗽较明显,可在医生评估下考虑是否使用止咳药物等对症处理,但要严格遵循儿科用药规范。
小儿风疹大多病情较轻,呈自限性。但孕妇在妊娠早期感染风疹病毒可引起胎儿先天感染,导致胎儿发育迟缓、先天性心脏病、耳聋、白内障等,所以孕妇需特别注意避免感染风疹。对于小儿风疹患者,家长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若出现病情加重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