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发烧怎么办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烧时可采取物理降温、补充水分等措施,要观察病情,特殊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体温超38.5℃或有严重伴随症状需及时就医,儿童用药谨慎且保暖适度,老年人要关注多方面情况并及时就医防意外。
一、物理降温
1.适用于多数情况:对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发烧,首先可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对于儿童,可使用湿毛巾擦拭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来降温;对于成人也可采用类似方法。一般擦拭时间可保持在10-15分钟左右,注意避免擦拭胸前区、腹部、后颈等部位,防止引起不适。物理降温适用于体温在38.5℃以下,且精神状态尚可的患者,不同年龄人群物理降温操作基本类似,但儿童皮肤较为娇嫩,擦拭时要注意力度轻柔。
二、补充水分
1.重要性及方式:发烧会使身体丢失较多水分,要鼓励患者多饮用温开水,以补充因发热出汗而丢失的水分,防止脱水。对于儿童,要少量多次饮用,避免一次饮用过多引起呕吐等不适;成人也应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天饮水量可在1500-2000毫升左右,根据个人情况适当调整,比如在出汗较多时可适当增加饮水量。
三、观察病情与及时就医
1.病情观察要点:密切观察体温变化、精神状态、有无咳嗽加重、呼吸困难、皮疹等其他伴随症状。如果体温持续升高超过38.5℃,或伴有精神萎靡、抽搐、呼吸困难等情况,无论年龄大小都应及时就医。对于儿童,由于其身体机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病情变化相对较快,更要密切关注;成人若本身有基础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等,出现发烧症状时也需格外谨慎,及时评估病情。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烧时,要特别注意保暖适度,避免过冷或过热。同时,儿童用药需谨慎,优先选择非药物干预措施,如上述的物理降温、补充水分等。若必须用药,要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
2.老年人:老年人发烧时,身体机能相对较弱,要注意监测体温的同时,关注其意识状态、食欲等情况。由于老年人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发烧可能会加重基础疾病的病情,所以一旦发现老年人发烧,应及时就医评估,在就医过程中要缓慢移动,防止摔倒等意外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