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肺炎症状
放射性肺炎是胸部肿瘤等接受放射性治疗后出现的肺部炎症反应,按病程阶段分急性期和慢性期,急性期1-6个月内有呼吸系统的咳嗽、气短、胸痛及全身的发热、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慢性期6个月后有肺纤维化相关的进行性气短、持续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等表现,还会有体重下降等其他表现,不同人群如儿童、女性、有基础肺部疾病及老年患者受影响各异。
急性期症状(一般发生在放疗后1-6个月内):
呼吸系统症状:最常见的是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这是由于放射性损伤导致气道黏膜受到刺激引起。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气短,活动后气短会明显加重,这是因为肺部受照射区域的肺组织功能受损,气体交换能力下降。有些患者可能会有胸痛,疼痛性质多为隐痛或刺痛,与肺部炎症导致的局部组织损伤有关。
全身症状:可能出现发热,一般为低热,体温多在37.5-38.5℃之间,这是机体对炎症的一种免疫反应。还可能有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不适症状,是因为炎症反应影响了全身的代谢和功能状态。
慢性期症状(放疗6个月后):
呼吸系统症状:如果急性期炎症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可能会逐渐发展为慢性放射性肺炎,此时患者可能会出现肺纤维化相关表现,如进行性的气短,即使在休息时也可能感到气短,咳嗽可能会持续存在,且咳嗽程度可能会有所变化。还可能出现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因为肺组织纤维化后,肺的防御功能下降。
其他表现: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体重下降,由于长期的呼吸功能受限,机体消耗增加,而食欲可能因身体不适等原因受到影响,导致营养摄入不足,进而出现体重下降。对于儿童患者,放射性肺炎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因为肺部功能受损会影响氧气供应,而氧气是生长发育所必需的,长期的慢性缺氧可能会对儿童的身体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女性患者如果在放疗后出现放射性肺炎,需要考虑对生育等方面是否有潜在影响,虽然目前证据显示一般短期放疗导致的放射性肺炎对生育影响相对较小,但仍需密切关注;有基础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的患者,放射性肺炎可能会加重基础疾病的病情,使呼吸困难等症状更加严重,需要更加密切的监测和管理;老年患者由于机体各器官功能减退,对放射性肺炎的耐受性较差,症状可能相对更重,恢复也可能更缓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