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眼和跖疣是怎样区分的
鸡眼与跖疣在外观表现、生长特点、疼痛表现及病理学检查上有区别。鸡眼是边界清楚的淡黄色或深黄色圆锥形角质栓,生长缓慢、单个存在,站立或行走受压时刺痛或压痛,组织学无病毒感染特征;跖疣是黄豆大小角质性丘疹、表面粗糙,有传染性、会增多,按压或走路时痛,病理学有HPV感染典型改变。
一、外观表现
1.鸡眼:通常为边界清楚的淡黄色或深黄色圆锥形角质栓,表面光滑,与皮肤表面平或稍隆起,尖端深入皮内,像小钉子一样嵌入皮肤,好发于足跖前中部、小趾外侧或拇趾内侧缘等易受摩擦和压迫的部位。不同人群中,比如长期穿不合脚鞋子的人更容易出现鸡眼,其外观因摩擦程度等因素可能略有差异,但基本形态是角质栓样。
2.跖疣:多表现为黄豆大小的角质性丘疹,表面粗糙,呈灰黄色或灰褐色,周围绕以稍高起的角质环,去除角质层后,其下方有疏松的角质软芯,可见黑色小出血点,这是由于乳头层血管破裂出血所致,好发于足底受力部位,如足跟、跖骨头或跖间受压处,不同年龄、性别都可能发生,生活中足部多汗、免疫功能低下等情况可能增加患跖疣的风险。
二、生长特点
1.鸡眼:一般生长缓慢,通常不会自行增多,多为单个存在,因为是局部长期受压、摩擦引起的角质增生,所以范围相对局限。
2.跖疣:具有传染性,可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如接触被污染的浴室地板、拖鞋等)传播,会逐渐增多,数目可从几个到数十个不等,因为是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病毒具有传染性,会不断复制扩散。
三、疼痛表现
1.鸡眼:站立或行走时压迫局部神经会引起疼痛,疼痛比较明显,尤其是受压时,疼痛性质多为刺痛或压痛。不同人群中,比如长时间行走或站立工作的人,鸡眼引起的疼痛可能更影响日常活动。
2.跖疣:按压时也会有疼痛,尤其是用力按压或走路时,疼痛程度因人而异,但一般也会有明显痛感,其疼痛机制与局部受压迫以及病毒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等有关。
四、病理学检查
1.鸡眼:组织学上主要是角质层过度增生、角化不全,真皮乳头层受压,毛细血管祥弯曲等改变,没有病毒感染的特征性表现。
2.跖疣:通过病理学检查可发现表皮角质层增厚,颗粒层和棘层上部可见空泡化细胞,细胞核大、嗜碱性,可见核分裂象,真皮上部有炎症细胞浸润,有HPV感染的典型病理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