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囊炎的症状是什么
毛囊炎症状因类型等不同而异,局部皮肤损害有初期红色丘疹后变脓疱、破裂结痂等表现及不同程度瘙痒或疼痛;不同类型有特殊表现,细菌性好发多部位;真菌性马拉色菌性多见于胸背等,免疫低下者更严重;新生儿头皮易发病;秃发性毛囊炎致头皮瘢痕秃发、病程慢性。
一、局部皮肤损害表现
1.皮疹形态
初期通常表现为与毛囊一致的红色丘疹,直径一般在1-2毫米左右,随着病情发展,丘疹可逐渐变成脓疱,脓疱大小不等,脓疱中心常有毛发穿过。例如细菌性毛囊炎,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开始为红色充实性丘疹,之后迅速发展成丘疹性脓疱。
脓疱破裂后可排出少量脓血,之后逐渐干燥结痂,痂脱落后一般不留瘢痕,但如果反复发生、病程迁延,可能会形成瘢痕。
2.自觉症状
多数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瘙痒感,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疼痛。比如浅部的细菌性毛囊炎,炎症刺激毛囊周围组织,会让患者感到局部有疼痛感,在触碰或按压时疼痛可能会加剧;而瘙痒感在各种类型的毛囊炎中都较为常见,尤其是在夜间或局部受热时可能会更明显。
二、不同类型毛囊炎的特殊表现
1.细菌性毛囊炎
好发于头面部、颈部、臀部及外阴等部位。在头面部,可表现为多个红色丘疹、脓疱,严重时可能融合成片;在颈部,皮疹可呈条状分布等。
2.真菌性毛囊炎
常见的是马拉色菌性毛囊炎,多发生在胸背部、颈部、上臂等部位。皮疹为圆顶状毛囊性丘疹或脓疱,直径2-4毫米,周边有红晕,可散在分布或密集排列,但不融合。患者自觉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出汗后瘙痒可能加重。
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等,发生真菌性毛囊炎时,皮疹可能更广泛、症状更严重,因为这类人群的机体抵抗力较弱,更容易受到真菌的侵袭且病情不易控制。
3.新生儿毛囊炎
新生儿头皮部位易发生毛囊炎,表现为头皮上出现红色丘疹、脓疱,可能与新生儿头皮皮脂腺分泌旺盛、皮肤娇嫩易受感染等因素有关,家长需注意保持新生儿头皮清洁,因为新生儿皮肤屏障功能不完善,感染后容易扩散。
4.秃发性毛囊炎
主要发生于头皮,初期为毛囊性丘疹、脓疱,之后可破坏毛囊,导致毛发脱落,形成瘢痕性秃发,严重影响外观,且病程慢性,不易治愈,对患者的心理可能造成一定影响,尤其是青少年患者,会更在意头部毛发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