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是什么引起的
肺栓塞的发生与静脉血液瘀滞、静脉内皮损伤、血液高凝状态相关。长期卧床、活动少、孕妇等易致静脉血液瘀滞;手术操作等可损伤静脉内皮;恶性肿瘤、妊娠产后、长期口服避孕药等可致血液高凝,这些情况均增加肺栓塞风险,不同人群因自身特点在相关情况上有不同表现。
一、静脉血液瘀滞
1.成因及影响:长期卧床(如骨折后长期制动、术后长时间卧床等)会使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减慢,血液容易在静脉内淤积,从而增加肺栓塞发生风险。对于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活动相对减少,更易出现静脉血液瘀滞情况;长期乘坐飞机、汽车等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的人群,也属于静脉血液瘀滞的高危人群,因为长时间不活动导致下肢静脉回流受阻。
2.特殊人群情况:老年患者本身活动能力减弱,卧床时间相对更长,静脉血液瘀滞的可能性更高;孕妇在妊娠中晚期,增大的子宫会压迫下腔静脉,影响下肢静脉回流,也是静脉血液瘀滞的一个重要因素,进而增加肺栓塞发生几率。
二、静脉内皮损伤
1.成因及影响:手术(如骨科大手术、盆腔手术等)过程中对血管的操作、创伤,或静脉穿刺、输注刺激性药物等都可能损伤静脉内皮。当静脉内皮受损时,内皮下的胶原纤维暴露,会激活凝血系统,促进血栓形成。例如,骨科大手术中,骨折部位的创伤以及手术操作对血管的影响,使得术后患者发生肺栓塞的风险显著升高。
2.特殊人群情况:老年患者血管弹性较差,内皮修复能力相对较弱,在遭受手术等创伤时,静脉内皮损伤后更易发生血栓;儿童患者若因疾病接受手术等操作,也需关注静脉内皮损伤情况,但相对成年人概率较低,但仍需重视。
三、血液高凝状态
1.成因及影响:某些疾病会导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如恶性肿瘤患者,肿瘤细胞会释放一些促凝物质,使血液容易凝固形成血栓;妊娠、产后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变化会引起血液高凝;长期口服避孕药的女性,由于避孕药中的激素成分影响,也可能出现血液高凝状态,这些情况都增加了肺栓塞的发生风险。
2.特殊人群情况:恶性肿瘤患者中不同年龄段都有,但老年患者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使高凝状态更易导致肺栓塞;妊娠及产后女性是特殊生理时期,激素变化明显,血液高凝状态更为突出,需要特别关注;儿童血液高凝状态相对少见,但某些遗传性易栓症等疾病也可导致儿童出现血液高凝,进而增加肺栓塞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