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吐是妊娠早期常见症状,6周左右开始,12周左右多数渐轻消失,部分持续更久。有恶心感,晨起、闻特定气味等时明显,程度因孕妇而异,受年龄、生活方式、病史影响;呕吐时吐胃内容物,有偶尔和频繁之分,频繁呕吐致孕妇失水、电解质紊乱,影响胎儿发育,高龄、有不良生活方式或病史孕妇受影响不同
一、孕吐的定义
孕吐是妊娠早期常见的一种症状,是指孕妇在怀孕后出现的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适反应。一般在怀孕6周左右开始出现,多数孕妇会在怀孕12周左右逐渐减轻或消失,但也有部分孕妇孕吐会持续更长时间。
二、孕吐的感觉
1.恶心感
发生时间:通常在晨起时较为明显,也可能在闻到某些特定气味、看到某些食物或者空腹状态下出现。对于一些孕妇来说,这种恶心感是一种持续存在的不适感,随时可能发作。
程度差异:不同孕妇恶心的程度有所不同。有的孕妇只是轻微的胃部不适,感觉想要呕吐但还没有真正呕吐出来;而有的孕妇恶心感非常强烈,几乎每时每刻都被这种感觉困扰,严重影响日常的进食和活动。从年龄角度看,年轻孕妇和年龄稍大孕妇在恶心程度上可能没有绝对的差异,但年轻孕妇可能因为身体状态相对较好,对恶心的耐受程度可能会有个体差异;从生活方式来看,有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孕妇可能恶心感相对更明显,因为这些不良生活方式可能会加重胃肠道的刺激;从病史角度,有胃肠道疾病史的孕妇,孕吐引起的恶心感可能会更严重,因为其胃肠道本身的功能就相对较弱。
2.呕吐感
呕吐表现:当恶心感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发呕吐。呕吐物通常是胃内的内容物,可能是吃进去的食物,也可能是胃酸等。有的孕妇是偶尔呕吐一次,而有的孕妇可能频繁呕吐,一天会发生多次呕吐。
对身体的影响:频繁呕吐会导致孕妇身体失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比如会出现口干、尿少等脱水表现,以及乏力、心慌等电解质紊乱相关的症状。对于胎儿来说,如果孕吐过于严重,可能会影响孕妇的营养摄入,进而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从年龄方面,高龄孕妇由于身体各方面机能相对下降,在呕吐导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时,恢复相对年轻孕妇可能会更慢一些;生活方式上,有久坐等不良生活方式的孕妇,在呕吐后身体恢复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病史方面,有肾脏疾病等病史的孕妇,呕吐引起电解质紊乱时可能会加重肾脏的负担,需要更加密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