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气肿是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道弹性减退等的病理状态,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轻时活动气短,进展后有呼吸困难等,还可致呼吸衰竭、肺心病等;肺大泡是肺泡腔内压升高致肺泡壁破裂融合形成的含气囊腔,小的无症状,大的或多发的可致胸闷气短,严重并发症是破裂致自发性气胸,有基础病等的患者风险更高,两者严重性因个体病情而异,早期干预很重要。
定义与基本情况:肺气肿是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积增大或同时伴有气道壁破坏的病理状态。其发病与长期吸烟、空气污染、职业粉尘暴露、遗传因素(如α-抗胰蛋白酶缺乏)等有关。
对身体功能的影响:轻度肺气肿可能仅有在剧烈活动时气短的表现,但随着病情进展,患者会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如穿衣、洗漱等轻度活动即可导致气短。长期肺气肿还可引起呼吸衰竭,表现为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相关症状,如口唇发绀、精神神经症状(烦躁不安、嗜睡等);还可能导致肺心病,出现右心衰竭的表现,如下肢水肿、肝大、颈静脉怒张等。对于有吸烟史的人群,长期肺气肿会进一步加重肺部损伤,增加肺部感染的风险,而感染又会进一步恶化病情。在儿童中,先天性α-抗胰蛋白酶缺乏导致的肺气肿较为罕见,但一旦发病,会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因为呼吸困难会影响氧气摄入,进而影响全身各器官的功能。
肺大泡
定义与基本情况:肺大泡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肺泡腔内压力升高,肺泡壁破裂,互相融合,在肺组织内形成的含气囊腔。常见病因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也有部分肺大泡病因不明。
对身体功能的影响:较小的肺大泡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较大的肺大泡或多发肺大泡可引起胸闷、气短等症状。肺大泡的严重并发症是破裂引起自发性气胸,表现为突发的一侧胸痛,伴有明显气短,严重时可导致呼吸困难加重,甚至危及生命。对于有基础肺部疾病(如肺气肿)的患者,肺大泡破裂导致气胸的风险更高,会进一步加重肺部的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在老年人群中,肺大泡破裂引起气胸后,由于机体代偿能力较差,病情往往比年轻人更严重,恢复也更缓慢。而对于有长期吸烟史的肺大泡患者,吸烟会加重肺部的炎症反应,促进肺大泡的进展和气胸的发生风险。
总体而言,肺气肿和肺大泡的严重性因个体病情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如出现相关呼吸系统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评估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