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肺不张最常见原因是分泌物阻塞支气管,其机制是术后患者咳嗽无力致分泌物积聚阻塞支气管,使远端肺泡气体吸收而萎陷;相关影响因素有年龄(儿童因咳嗽反射弱、成人因呼吸道功能衰退)、生活方式(长期吸烟致分泌物多且纤毛功能受损)、病史(患慢性呼吸道疾病者分泌物多且难排);并提示针对不同人群术后应加强呼吸道护理等以降低肺不张风险。
一、分泌物阻塞支气管导致肺不张的机制
术后患者由于疼痛等原因往往会咳嗽无力,使得呼吸道分泌物难以排出,这些分泌物会逐渐积聚在支气管内,造成支气管阻塞。随着时间推移,阻塞远端的肺泡内气体被吸收,肺泡萎陷,从而引发肺不张。例如,多项临床研究观察到,术后患者若不能有效咳出痰液,支气管被痰液堵塞的概率显著增加,进而导致肺不张的发生。
二、相关影响因素及体现
年龄因素:儿童术后由于咳嗽反射相对较弱,且呼吸道纤毛运动功能不如成人完善,相比成人更易因分泌物阻塞支气管发生肺不张。比如,小儿腹部手术后,其排出呼吸道分泌物的能力较差,若不加强护理,肺不张的发生率会高于成人。而老年人术后肺不张的发生也与呼吸道功能衰退有关,老年人呼吸道黏膜萎缩、纤毛运动减弱,分泌物排出困难,也是分泌物阻塞支气管导致肺不张的高危人群。
生活方式因素:长期吸烟的患者,其呼吸道内本身就存在较多的分泌物,且纤毛功能已受到损害,术后更容易出现分泌物排出障碍,增加了分泌物阻塞支气管引发肺不张的风险。例如,有长期吸烟史的患者在术后,其呼吸道分泌物的量和黏稠度都高于非吸烟患者,更易造成支气管阻塞。
病史因素:本身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其呼吸道黏膜已有病变,术后呼吸道分泌物增多且更难排出,从而更易因分泌物阻塞支气管发生肺不张。比如,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术后支气管内的炎性分泌物本就较多,再加上咳嗽无力,极易导致支气管阻塞引发肺不张。
温馨提示:对于儿童患者,术后应加强呼吸道护理,如协助翻身、拍背,鼓励其咳嗽咳痰,可采用雾化吸入等方法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出;老年人术后要密切观察呼吸情况,指导并协助其进行有效的咳嗽咳痰;对于有长期吸烟史或慢性呼吸道疾病史的患者,术前应劝导其戒烟,并积极治疗基础呼吸道疾病,术后更要重视呼吸道分泌物的管理,降低分泌物阻塞支气管导致肺不张的风险,充分体现人文关怀,从各方面保障患者术后呼吸功能的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