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血症是什么病严重不
败血症是病原体侵入血液循环生长繁殖产毒引发的全身性感染性疾病,病情进展迅速,可致全身多器官功能障碍,还会引发迁徙性脓肿等其他并发症,需高度重视,确诊后应尽快采取有效治疗措施以改善预后,其中细菌感染较常见,不同人群受影响不同,有基础病史、妊娠及不良生活方式者更易受其影响且病情更严重。
一、败血症的定义
败血症是指病原体侵入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的全身性感染性疾病。病原体通常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其中细菌感染较为常见。
二、败血症的严重性
1.病情进展迅速
败血症一旦发生,病原体在血液中大量繁殖并播散,可迅速引起全身多器官功能障碍。例如,细菌产生的毒素会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引发感染性休克,严重时可在短时间内危及生命。研究表明,败血症患者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死亡率较高。
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影响不同,新生儿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发生败血症时病情往往更为凶险,进展更快。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免疫功能低下,也更容易出现病情急剧恶化的情况。
2.多器官功能损害
心血管系统:可导致心肌抑制,引起心功能不全,表现为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例如,感染毒素会影响心肌细胞的正常功能,使心脏泵血功能减弱。
呼吸系统:可能引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等。病原体及其毒素可刺激肺部组织,导致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影响气体交换。
神经系统:部分患者会出现意识障碍、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这是因为毒素通过血-脑屏障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泌尿系统:可造成肾功能损害,出现少尿、无尿等症状。病原体的代谢产物及炎症反应可损伤肾脏组织,影响肾脏的滤过和重吸收功能。
3.引发其他并发症
如迁徙性脓肿,细菌可从血液中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形成脓肿,常见于肝脏、肺部、骨骼等部位。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发生败血症后更容易合并多种并发症,且病情更难控制,因为糖尿病患者本身免疫功能可能受到影响,高血糖环境也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女性在妊娠期间发生败血症,还可能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增加早产、胎儿宫内窘迫等风险。而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酗酒、吸烟等,会削弱人体免疫力,使个体更容易感染病原体并发展为败血症,且患病后病情可能更严重,恢复更困难。
总之,败血症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疾病,需要高度重视,一旦怀疑或确诊,应尽快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改善预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