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死亡率高吗
肺栓塞总体死亡率有差异,未经及时治疗约30%,规范治疗可降至5%-10%;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影响死亡率,老年人、有基础病史等死亡率高,长期卧床、吸烟、肥胖等增加风险;儿童肺栓塞因生理特点病情变化快、诊断易延误致死亡率高,妊娠期肺栓塞因妊娠生理变化及治疗限制死亡率高于非妊娠女性正常人群但早期诊治可降死亡率。
肺栓塞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其总体死亡率存在一定差异。在未经及时治疗的肺栓塞患者中,死亡率较高,约为30%左右。但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及时诊断和规范治疗的肺栓塞患者死亡率可显著降低。例如,在接受规范抗凝等治疗的患者中,死亡率可降至5%-10%。
影响死亡率的因素
年龄因素:老年人患肺栓塞时死亡率相对较高。这是因为老年人往往合并有多种基础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基础疾病会增加肺栓塞治疗的复杂性和风险。例如,一项研究表明,75岁以上的肺栓塞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年轻患者。
性别因素:一般来说,男性和女性在肺栓塞死亡率上无显著的性别特异性差异,但女性在某些特殊时期,如妊娠、产褥期,发生肺栓塞的风险增加,且若未及时诊治,死亡率也会升高。
生活方式因素:长期卧床、吸烟、肥胖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肺栓塞的发生风险,进而影响死亡率。长期卧床的患者,血液循环减慢,容易形成血栓,增加肺栓塞发病几率。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影响血液流变学,肥胖患者往往存在高凝状态等,这些都使得肺栓塞患者死亡率上升风险增加。
病史因素:有静脉血栓病史、心肺疾病病史等的患者,再次发生肺栓塞的风险较高,且一旦发病,死亡率相对更高。例如,曾有深静脉血栓病史的患者,肺栓塞复发的概率较大,若复发未得到及时处理,死亡率会明显升高。
特殊人群肺栓塞死亡率特点
儿童肺栓塞:儿童肺栓塞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由于其生理特点,病情变化往往较为迅速,死亡率相对较高。儿童的心肺储备功能相对较弱,对肺栓塞导致的血流动力学改变耐受性差,而且儿童的诊断往往容易被延误,这都使得儿童肺栓塞的死亡率处于较高水平。
妊娠期肺栓塞:妊娠期女性发生肺栓塞时,由于妊娠本身的生理变化,如子宫增大压迫下腔静脉,血液回流受阻等,增加了肺栓塞的发生风险。同时,妊娠期用药受到一定限制,治疗相对复杂,其死亡率也高于非妊娠女性正常人群,但随着对妊娠期肺栓塞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的重视,死亡率有所降低,但仍需引起高度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