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肺炎的治疗药物包括镇咳祛痰药物如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抗感染药物如针对细菌感染的抗生素和病毒感染的抗病毒药物,且不同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孕妇在用药时各有注意事项,儿童需谨慎用镇咳药、按情况调祛痰和抗感染药剂量,老年人要考虑肝肾功能调整用药,孕妇用药需选对胎儿影响小的且权衡利弊。
一、镇咳祛痰药物
1.氨溴索:为黏液溶解剂,能增加呼吸道黏膜浆液腺的分泌,减少黏液腺分泌,从而降低痰液黏度;还可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增加支气管纤毛运动,使痰液易于咳出。多项临床研究证实,氨溴索对于支气管肺炎引起的咳嗽、咳痰有较好的缓解作用,可改善患者的呼吸道症状。
2.乙酰半胱氨酸:具有较强的黏液溶解作用,能使痰中的糖蛋白多肽链中的二硫键断裂,降低痰液黏度,使其容易咳出。它适用于浓稠痰黏液过多的呼吸系统疾病,对支气管肺炎咳嗽伴有痰液黏稠不易咳出的患儿等有一定帮助。
二、抗感染药物
1.抗生素:如果支气管肺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需根据病原菌选用合适的抗生素。例如肺炎链球菌肺炎可选用青霉素类等抗生素;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可选用耐酶青霉素类等。对于不同年龄的患儿,选用抗生素时需考虑其肝肾功能、耐药情况等。如儿童使用某些抗生素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及年龄禁忌等,一般6岁以下儿童使用某些抗生素需特别谨慎评估。
2.抗病毒药物:若为病毒感染导致的支气管肺炎,如流感病毒引起的,可选用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不同年龄患儿对药物的代谢及耐受不同,如婴幼儿使用抗病毒药物时要严格遵循剂量和禁忌等。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支气管肺炎咳嗽用药需尤其谨慎,应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镇咳药物,如含有可待因等成分的药物,因其可能对儿童呼吸中枢等产生不良影响。儿童在使用祛痰、抗感染药物时,要根据年龄、体重等调整剂量的估算,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同时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如是否有过敏等情况。
2.老年人:老年人患支气管肺炎咳嗽时,在用药方面要考虑其肝肾功能减退的情况,某些药物的代谢可能会受到影响,导致药物在体内蓄积,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所以用药时需更谨慎评估,可能需要调整药物种类或剂量,并且要密切监测肝肾功能等指标。
3.孕妇:孕妇患支气管肺炎咳嗽时,用药需非常谨慎,很多药物可能会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应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如必须使用某些抗生素等,需在医生充分权衡利弊后使用,避免使用可能导致胎儿畸形等不良后果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