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疟疾什么症状
疟疾不同时期有不同症状,急性发作期有周期性寒战高热后大汗退热;间歇期一般无症状或轻微不适,免疫力低下者可能有特殊表现;慢性期可出现贫血、肝脾肿大,还可能有肾脏损害、神经系统症状等相关表现。
一、急性发作期症状
1.周期性寒战高热:多数患者会出现周期性的寒战,随后体温迅速上升,可达39℃-40℃甚至更高,伴有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等症状。这是因为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发育增殖,当裂殖体成熟破裂后,大量的疟原虫代谢产物、红细胞碎片等进入血液,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和发热。对于儿童来说,可能会表现得更为烦躁不安;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可能会使基础疾病加重,如心脑血管患者可能出现血压波动等情况。
2.大汗退热:高热持续一段时间后,患者会大量出汗,体温迅速下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上述的寒战、高热等症状随之缓解。但此时患者可能会感到虚弱、口渴。
二、间歇期症状
1.无症状或轻微不适:在两次典型发作的间歇期,患者一般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微的乏力、食欲不振等表现。然而,对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艾滋病患者合并慢性疟疾时,间歇期可能也会存在一定程度的身体机能下降,容易出现疲倦感持续时间较长等情况。
三、慢性期可能出现的症状
1.贫血:由于疟原虫不断破坏红细胞,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心悸等。长期慢性贫血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儿童可能会出现生长发育迟缓,因为贫血会导致机体缺氧,影响骨骼、肌肉等组织的正常发育。
2.肝脾肿大:肝脏和脾脏会因为疟原虫感染后机体的免疫反应而逐渐肿大。肝脾肿大可能会引起腹部不适,如腹胀等症状。对于儿童,肝脾肿大可能会影响其腹部的外观和正常的身体发育空间;对于老年人,可能会加重其基础的心肺负担,因为肝脾肿大可能会对周围组织产生压迫等。
3.其他器官损害相关症状
肾脏损害:部分慢性疟疾患者可能出现肾脏损害,表现为蛋白尿、血尿等。严重的肾脏损害可能会发展为肾功能不全,出现水肿、少尿等症状。对于患有慢性肾脏疾病的患者合并慢性疟疾时,会进一步加重肾脏的负担,使原有的肾脏病情恶化。
神经系统症状:少数患者可能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精神萎靡、抽搐等。这是因为疟原虫的代谢产物等可能会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对于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慢性疟疾引起的神经系统症状可能会对其智力发育、运动功能等产生不良影响;对于老年人,可能会加重其已有的神经系统基础疾病,如老年痴呆患者可能会出现认知功能进一步下降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