疔疮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疔疮有局部和全身症状,局部初起为粟粒样脓头等,不同部位有特点,全身轻者有轻微症状,重者有严重中毒症状;治疗包括中医治疗(内治法据证选方整体调理,儿童老人用药有特殊考量,外治法初起、成脓、溃后各有相应操作)和西医治疗(用抗生素控感染,儿童老人用药需谨慎,局部清创促愈合)
一、疔疮的症状
1.局部症状:初起时多为皮肤上出现粟粒样脓头,红肿热痛,根脚坚硬,逐渐肿大如钉状。随后脓头可破溃,若溃后脓出则肿痛渐消;若病情较重,可能出现疮顶陷黑无脓,肿势扩散,皮色暗红,周围皮肤红肿明显,伴有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不同部位的疔疮有其特点,如颜面部疔疮易引起走黄(毒邪走散,内攻脏腑),手部疔疮可影响手部功能等。对于儿童患者,由于皮肤娇嫩,免疫系统相对较弱,疔疮症状可能进展更快,需密切关注局部及全身表现;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疔疮恢复相对缓慢,且更易出现全身感染的情况。
2.全身症状:轻者可伴有轻微发热、头痛等;重者可出现高热、寒战、烦躁不安、神昏谵语等全身中毒症状。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等人群,抵抗力下降,更易出现全身症状较重的情况;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其疔疮容易反复发作且全身症状可能更严重,因为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且影响伤口愈合。
二、疔疮的治疗方法
1.中医治疗
内治法:根据辨证论治,如热毒蕴结证可选用五味消毒饮加减等方剂清热解毒;火毒炽盛证可选用黄连解毒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等以泻火解毒。中医治疗注重整体调理,对于不同体质的患者有不同的用药调整,例如体质虚弱者在清热解毒的同时需兼顾扶正。儿童患者使用中药时需考虑其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用药剂量需严格把控,一般采用小儿专用剂量或经中医医师精确辨证后减量使用;老年人则需根据其肝肾功能及整体虚弱情况适当调整方剂组成及剂量,以达到治疗效果又避免药物对机体的过度负担。
外治法:初起时可用金黄散、玉露散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中药外敷;成脓时可切开排脓,但需注意切口方向等;溃后用九一丹、红油膏等提脓去腐、生肌收口。外治法的具体操作需由专业医师进行,以保证治疗安全有效。
2.西医治疗:主要是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如根据病情选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但对于儿童患者,需谨慎使用抗生素,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及相对安全的抗生素品种;老年人使用抗生素时需关注其肝肾功能,避免使用肾毒性等不良反应较大的抗生素,并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同时,局部可进行清创等处理,保持局部清洁,促进伤口愈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