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注意事项
上呼吸道感染用药需针对性选择,如病毒感染一般不常规用抗菌药,流感选奥司他韦等要考虑适用年龄等;儿童、孕妇哺乳期女性、老年人用药有特殊考量,儿童避用复方制剂选儿童专用剂型等,老年人防药物蓄积;要避免不合理联合用药,关注药物不良反应并及时应对。
一、药物选择的针对性
上呼吸道感染多由病毒引起,一般不推荐常规使用抗菌药物,仅在明确有细菌感染指征时,如出现脓痰、白细胞升高等情况,才可合理选用抗菌药物。需依据病原体类型精准选择药物,例如对于流感病毒感染,可选用奥司他韦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但要注意其适用年龄及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等情况,不同年龄人群对药物的代谢及耐受不同,需综合考量。
二、药物使用的安全性考量
1.儿童特殊情况:低龄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时应避免使用复方感冒制剂等,因其成分复杂,可能带来肝肾功能损害等风险,儿童的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对药物的代谢能力较弱,需选择儿童专用的、相对安全的药物剂型,如小儿专用的糖浆剂等,且要严格遵循药品说明书中针对儿童的剂量规定相关要求,充分考虑儿童的体重、年龄等因素来确定合适用量。
2.孕妇及哺乳期女性:此类特殊人群用药需格外谨慎,很多药物可能通过胎盘或乳汁影响胎儿或婴儿,应在医生指导下权衡利弊用药,如某些抗病毒药物在孕妇中的安全性数据有限,需评估用药后对母婴的潜在风险与受益情况,确保在保障孕妇健康的同时最大程度减少对胎儿的不良影响,哺乳期女性用药也需考虑药物是否会通过乳汁传递给婴儿。
3.老年人情况:老年人常伴有基础疾病,如肝肾功能减退等,药物代谢减慢,容易发生药物蓄积,所以用药时要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小的药物,且需密切监测肝肾功能指标等,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调整药物剂量等,避免因药物蓄积引发不良反应。
三、避免不合理联合用药
应避免不必要的药物联合使用,若需联合用药,要充分了解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防止药物相互作用导致不良反应增加或药效降低等情况。例如某些解热镇痛药与抗凝药物联合使用时,需关注是否会增加出血风险等,要综合评估联合用药的必要性及可能产生的影响,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四、关注药物不良反应
用药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是否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如使用某些抗组胺药物可能引起嗜睡等中枢抑制作用,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若出现此类情况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用药,对于从事驾驶等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工作的人群,更要注意药物对其认知及反应能力的影响,及时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与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