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是怎么引起的
丙肝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传播途径有血液传播(输入污染血液或血制品、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母婴传播(感染丙肝母亲可传给婴儿)、性传播(无保护性行为可能感染),易感染人群包括静脉吸毒人群、接受过输血或血制品治疗人群、多性伴人群、感染丙肝母亲所生婴儿、接受过不安全医疗操作人群。
一、传播途径
1.血液传播
输入被HCV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是曾经重要的传播途径。在丙肝疫苗尚未广泛应用前,通过输血感染丙肝较为常见。例如,在一些医疗条件较差、血制品筛查不严格的地区和时期,因接受输血而感染丙肝的病例较多。另外,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也是血液传播的重要方式,吸毒者之间共用被HCV污染的注射器,病毒会通过血液进入人体而导致感染。
2.母婴传播
感染丙肝的母亲在怀孕、分娩过程中有可能将HCV传给婴儿。据相关研究,母亲HCVRNA阳性时,母婴传播的概率约为5%-10%左右。如果母亲在分娩时病毒载量高,那么母婴传播的风险会相应增加。
3.性传播
与丙肝患者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有可能感染丙肝。性传播的风险相对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较低,但在多性伴等高危性行为人群中,感染风险会明显升高。这是因为HCV可存在于精液和阴道分泌物中,性接触过程中病毒可通过黏膜破损处进入人体。
二、易感染人群及相关因素
1.静脉吸毒人群
这类人群由于共用注射器,极大增加了接触HCV的机会。他们的生活方式决定了其处于丙肝感染的高风险状态,长期的静脉吸毒行为使得血液暴露于被HCV污染的环境中的概率大幅提升。
2.接受过输血或血制品治疗的人群
过去医疗技术中,输血及血制品的筛查可能存在漏洞,使得部分人因输入了含有HCV的血液或血制品而感染丙肝。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现在对于血液和血制品的筛查已经非常严格,这种途径导致的感染概率已大大降低,但在历史上曾是重要的感染原因。
3.多性伴人群
性伴侣数量多会增加性传播丙肝的风险,这类人群没有固定的、单一的性伴侣,在性行为过程中接触不同感染源的机会增多,从而更容易感染丙肝病毒。
4.感染丙肝母亲所生的婴儿
母亲感染丙肝后,在孕期、分娩时或产后喂养等过程中都有可能将病毒传给婴儿,这类婴儿从出生起就面临着感染丙肝的风险,需要密切关注和相关检测来早期发现是否感染。
5.接受过不安全医疗操作的人群
如在一些不正规的牙科诊所、美容机构等进行有创操作时,如果器械没有严格消毒,也可能导致HCV的传播。例如,共用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在治疗过程中可能通过破损的口腔黏膜传播丙肝病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