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荨麻疹怎么治疗
慢性荨麻疹可通过避免诱发因素、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来改善。需探寻并规避食物、药物、感染、吸入物、物理因素等诱因;抗组胺药物为一线用药,二代副作用较轻,不佳时可联合用药或用免疫抑制药,变应原诱发的可特异性免疫治疗;还需皮肤护理避免搔抓防感染,及心理支持疏导。
一、避免诱发因素
寻找并规避诱因:慢性荨麻疹患者需仔细探寻可能的诱发因素,例如食物(如海鲜、芒果等)、药物(如青霉素类等)、感染(如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吸入物(如花粉、尘螨等)、物理因素(如寒冷、日光等)。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的人群诱因可能不同,比如儿童可能因食用特定零食引发,女性在生理期前后可能因激素变化诱发,长期处于粉尘环境的人群易因吸入物致病。患者应尽量避免接触这些已知或可疑的诱因,以减少荨麻疹的发作。
二、药物治疗
抗组胺药物: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一线药物。包括第一代抗组胺药物(如氯苯那敏等)和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如西替利嗪、阿伐斯汀等)。第二代抗组胺药物相对副作用较少,嗜睡等不良反应较轻,更适合日常使用。不同个体对药物的反应存在差异,部分患者可能需要根据病情调整药物剂量或种类。对于儿童患者,需选择适合儿童的抗组胺药物剂型,如糖浆等,且要注意药物的安全性和剂量准确性。
其他药物:当单一抗组胺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考虑联合用药。例如,加用雷公藤多苷等免疫调节剂,但需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和禁忌证。对于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慢性荨麻疹患者,可能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药物,但糖皮质激素的使用需谨慎权衡利弊,因为其可能带来较多副作用,如骨质疏松、感染风险增加等。
三、免疫治疗
特异性免疫治疗:对于由变应原诱发的慢性荨麻疹,可考虑特异性免疫治疗。通过逐渐增加变应原的剂量,使机体对变应原产生耐受,从而减少荨麻疹的发作。但该治疗方法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需要严格评估患者情况后进行。
四、对症支持治疗
皮肤护理:慢性荨麻疹患者皮肤常伴有瘙痒等症状,要避免搔抓,防止皮肤破损引起感染。可使用温和的皮肤清洁剂清洁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注意修剪患儿指甲,避免搔抓导致皮肤损伤。
心理支持:慢性荨麻疹病程较长,可能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医护人员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和疏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不同年龄和文化背景的患者心理需求不同,需要采用个性化的心理支持方式。例如,对于成年患者可通过沟通交流缓解其焦虑情绪,对于儿童患者可通过游戏等方式减轻其恐惧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