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真菌感染是什么原因引起
肺真菌感染由病原体接触因素和宿主自身因素引起,病原体接触因素包括环境中的真菌及医疗相关操作引入,宿主自身因素涉及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基础疾病影响、年龄因素及特殊情况下的性别因素等,不同人群因相应因素易发生肺真菌感染。
病原体接触因素:
环境中的真菌:自然界存在大量真菌,如曲霉菌、念珠菌等广泛分布于土壤、空气等环境中。当人体吸入含有大量真菌孢子的空气时,就有可能引发肺部真菌感染。例如,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的人群,其周围环境中真菌孢子浓度相对较高,增加了接触机会。
医疗相关操作引入:某些医疗操作可能导致真菌侵入肺部,比如长期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等侵入性操作,会破坏呼吸道的防御屏障,使真菌更容易定植和侵入肺部。另外,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会破坏呼吸道正常菌群平衡,为真菌的生长繁殖创造条件,因为广谱抗生素在抑制有害菌的同时,也抑制了有益菌,使得原本受抑制的真菌过度生长。
宿主自身因素:
免疫功能低下人群:
先天性免疫缺陷患者:如先天性吞噬细胞功能缺陷等,吞噬细胞不能正常发挥吞噬和杀灭真菌的作用,使得真菌容易在体内繁殖并侵袭肺部。
获得性免疫缺陷人群: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系统中的CD4T细胞大量受损,机体免疫功能严重下降,极易发生肺真菌感染,常见的有肺孢子菌肺炎等。
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人群:器官移植术后患者需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来防止排异反应,这会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使机体对真菌的抵抗力降低,容易发生肺真菌感染。例如,肾移植术后患者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肺部真菌感染的风险显著增加。
基础疾病影响: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也容易发生肺真菌感染。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真菌生长,同时糖尿病患者常伴有免疫功能紊乱,进一步增加了肺真菌感染的易感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气道及肺部存在慢性炎症,呼吸道防御功能受损,容易受到真菌侵袭。
年龄因素:老年人的免疫功能相对较弱,且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发生肺真菌感染的风险较高。婴幼儿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也可能因接触真菌而发生肺部感染,但相对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严重低下人群,发病机制和感染表现有所不同。例如,新生儿皮肤、黏膜屏障功能不完善,若接触真菌容易引发感染,且病情变化较快。
性别因素:一般情况下,性别本身不是肺真菌感染的直接诱因,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能有影响。比如,女性在妊娠期或哺乳期,免疫状态会发生一定变化,若合并其他易感因素,可能会增加肺真菌感染的风险,但目前缺乏明确的性别特异性的致病机制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