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怎样用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用药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合理选择,包括支气管舒张剂(如β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糖皮质激素(吸入性和口服)、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祛痰药、抗菌药物等,且非药物干预如戒烟、呼吸康复训练等也很重要,需与药物治疗相结合。
一、支气管舒张剂
1.β受体激动剂:短效的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可迅速舒张支气管,缓解喘息等症状;长效的如沙美特罗、福莫特罗,作用持续时间较长,能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症状,适用于夜间哮喘症状明显或运动诱发哮喘的患者,不同年龄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和耐受性有所不同,儿童使用需特别关注剂量和可能的不良反应。
2.抗胆碱能药物:短效的异丙托溴铵,可阻断迷走神经介导的支气管收缩,减少痰液分泌;长效的噻托溴铵,能持久舒张支气管,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老年患者使用时要注意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等可能产生的影响,需监测心率等指标。
二、糖皮质激素
1.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是长期控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常用药物,如布地奈德、氟替卡松等,通过局部抗炎作用减轻气道炎症,改善肺功能,降低急性加重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儿童使用时要注意对生长发育的影响,需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并监测身高增长等情况,不同年龄患者的吸入装置使用方法可能不同,需正确指导。
2.口服糖皮质激素:一般用于急性加重期病情较重的患者,如泼尼松等,短期使用可缓解症状,但长期口服会带来较多不良反应,如骨质疏松、血糖升高、感染风险增加等,在使用时要权衡利弊,根据患者的病史、年龄等因素综合考虑,老年患者使用时更要注意预防骨质疏松等并发症。
三、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
如罗氟司特,可减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适用于重度且频繁急性加重的患者,其对不同年龄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需进一步研究,使用时要关注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四、祛痰药
如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等,可降低痰液黏度,促进痰液排出,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对于有咳痰症状的患者适用,不同年龄患者的药物代谢和耐受性不同,儿童使用祛痰药时要注意药物的剂型和剂量选择。
五、抗菌药物
仅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伴有细菌感染证据时使用,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菌素等,使用时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病史等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避免不必要的使用导致耐药等问题,老年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时要注意肝肾功能的影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用药需综合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等多方面因素,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选择药物,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非药物干预如戒烟、呼吸康复训练等也非常重要,应与药物治疗相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