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湿疹的症状
婴儿湿疹是婴儿时期常见皮肤病,其症状多样,皮肤损害有急性期红斑、密集小丘疹等,亚急性期红肿渗出减轻、有少许鳞屑,慢性期皮肤增厚浸润等;常伴明显瘙痒,婴儿通过哭闹搔抓表现;好发于头部、面部、四肢、躯干等部位,且症状因个体和病情有差异,需注意皮肤护理及减少过敏原接触,严重时及时就医
皮肤损害表现
急性期症状:皮肤表面会出现红斑,随后迅速发展为密集的小丘疹、丘疱疹,严重时可融合成片。例如,面部、头皮等部位可能首先出现红斑,接着出现粟粒大小的红色丘疹,患儿会因瘙痒而搔抓。这是因为婴儿皮肤屏障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外界刺激容易引发炎症反应,导致皮肤出现上述改变。
亚急性期症状:红肿和渗出会逐渐减轻,丘疹和疱疹变平,皮肤表面有少许鳞屑。此时红斑颜色变淡,丘疹不再那么鲜红,鳞屑呈细薄状,分布在皮肤表面,患儿瘙痒感相对急性期可能有所缓解,但仍会因皮肤不适而有搔抓动作。这是由于炎症反应在逐步消退过程中的表现,皮肤处于修复阶段。
慢性期症状:皮肤增厚、浸润,表面粗糙,有苔藓样变,可伴有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皮肤纹理加深,质地变硬,像皮革一样,颜色可能比正常皮肤深或浅,这是因为长期的炎症刺激导致皮肤细胞增生和代谢异常,皮肤结构发生改变。
瘙痒表现
婴儿湿疹常伴有明显瘙痒,婴儿会通过哭闹、搔抓等方式表现出来。由于婴儿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瘙痒,所以搔抓是其表达不适的主要方式。搔抓可能会进一步加重皮肤损伤,导致皮肤破损、感染等情况。这是因为湿疹引起的皮肤炎症会刺激神经末梢,产生瘙痒感,而婴儿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会不自觉地搔抓皮肤。
好发部位
头部:常见于头顶、前额、眉间等部位。在头顶可能表现为红斑、鳞屑;前额和眉间的湿疹可能会使局部皮肤发红、起疹。这与头部皮肤油脂分泌、外界接触等因素有关,婴儿头部皮肤容易接触到各种物质,且皮脂腺分泌相对较活跃,容易引发湿疹。
面部:双颊是常见部位,出现红斑、丘疹等表现。面部皮肤暴露在外,接触外界环境因素较多,如空气污染物、衣物材质等,这些都可能刺激面部皮肤引发湿疹。
四肢:四肢屈侧(如肘窝、腘窝)较为常见,也可累及四肢伸侧。四肢屈侧皮肤褶皱处容易潮湿、不透气,加上婴儿活动时皮肤之间的摩擦等因素,容易发生湿疹。
躯干:也可能出现湿疹表现,如胸部、背部等部位出现红斑、丘疹等。
婴儿湿疹的症状会因个体差异、病情严重程度等有所不同。对于婴儿湿疹,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湿润,避免过度搔抓等,若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处理。同时,要关注婴儿的生活环境,尽量减少可能的过敏原接触,如选择纯棉、宽松的衣物等,以降低婴儿湿疹的发生风险和减轻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