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息肉的检查
子宫内膜息肉的检查方法包括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可清晰显示宫腔内情况、经腹部超声受肠气干扰较大)、宫腔镜检查(为诊断金标准,可直接窥视宫腔内情况并处理息肉)、病理检查(明确息肉性质,为后续治疗和随访提供依据),不同年龄人群检查方法选择有差异,有基础疾病患者检查需评估耐受情况,检查前要告知医生病史、过敏史等。
一、超声检查
1.经阴道超声检查:是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常用的方法。经阴道超声可清晰显示子宫腔内情况,能发现较小的息肉。其优势在于探头接近宫颈和宫体,图像分辨率较高,可准确测量息肉的大小、位置等。一般来说,可观察到子宫内膜是否有异常回声团,息肉通常表现为子宫腔内的高回声、等回声或混合回声结节,边界清晰。对于大多数患者,经阴道超声能初步提示是否存在子宫内膜息肉以及大致的特征。
2.经腹部超声检查:经腹部超声需要患者憋尿使膀胱充盈,从而推开肠管,以便更好地显示子宫及附件情况。但经腹部超声受肠气干扰较大,对于较小的子宫内膜息肉可能容易漏诊,不过对于体型较瘦、肠气少的患者也能起到一定的筛查作用。
二、宫腔镜检查
1.检查过程:宫腔镜检查是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金标准。它可以直接窥视宫腔内情况,能够明确息肉的数量、大小、位置以及形态等。检查时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阴道,铺无菌巾,用宫颈钳夹持宫颈前唇,扩张宫颈至合适程度,将宫腔镜经宫颈管置入宫腔,依次检查宫腔全貌,观察子宫内膜的形态、有无息肉及息肉的具体情况。
2.优势:宫腔镜检查不仅可以明确诊断,还能在检查的同时对息肉进行相应处理,如较小的息肉可直接在宫腔镜下摘除。对于超声检查怀疑有子宫内膜息肉但不能明确诊断的患者,宫腔镜检查能给予确切的诊断。
三、病理检查
1.标本获取:无论是通过宫腔镜下摘除的息肉组织,还是手术切除的息肉组织,都需要进行病理检查。将获取的息肉组织送病理科,经过固定、取材、制片等一系列病理处理过程。
2.病理意义:病理检查可以明确息肉的性质,区分是良性的子宫内膜息肉还是有恶变倾向的病变等。通过病理检查能够为后续的治疗和随访提供重要依据。例如,大多数子宫内膜息肉是良性的,但也有极少数可能发生恶变,病理检查就能准确判断息肉的良恶性。
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子宫内膜息肉的检查方法选择可能会有一定差异。年轻未育女性如果没有明显症状,可先选择超声检查初步筛查;而对于有异常子宫出血等明显症状或超声检查提示异常的患者,可能需要进一步行宫腔镜检查及病理检查。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患有严重心肺疾病等,在进行宫腔镜检查时需要充分评估患者的耐受情况。在检查前,患者需要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过敏史等情况,以确保检查的安全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