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能够改善慢阻肺的呼吸困难
慢阻肺可通过药物治疗(用支气管舒张剂、病情重时用糖皮质激素)、氧疗(存在低氧血症者长期家庭氧疗)、康复训练(呼吸训练和运动训练)、避免诱发因素(戒烟、避免接触污染物)来改善呼吸困难,药物能缓解气道痉挛、抗炎,氧疗可提高血氧分压,康复训练能提升运动耐力等,戒烟和避免接触污染物可减缓肺功能下降等。
一、药物治疗
慢阻肺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时,可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如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等,这些药物能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缓解气道痉挛,从而改善呼吸困难症状。有研究表明,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后,患者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可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呼吸困难症状也会随之减轻。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可能会用到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等,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作用,能减轻气道炎症,进而缓解呼吸困难,但使用时需注意其可能带来的副作用。
二、氧疗
对于存在低氧血症的慢阻肺患者,长期家庭氧疗是改善呼吸困难的重要措施。一般建议每天吸氧时间不少于15小时,通过持续低流量吸氧(1-2L/min),可以提高血氧分压,减轻缺氧导致的呼吸困难。研究显示,长期氧疗能降低慢阻肺患者的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缓解呼吸困难症状。不同年龄的患者在氧疗时需注意氧流量的调整,老年患者可能对氧流量的变化更为敏感,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调整。
三、康复训练
1.呼吸训练:包括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缩唇呼吸时,患者呼气时将嘴唇缩成吹口哨状,使气体缓慢呼出,可延长呼气时间,减少气道塌陷,改善通气。腹式呼吸则是让患者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下陷,增加膈肌活动度,提高肺通气量。有康复训练相关研究指出,经过一定时间的呼吸训练,慢阻肺患者的呼吸困难评分会降低,运动耐力得到提升。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如长期吸烟的患者,在进行呼吸训练时需配合戒烟等综合措施来更好地改善呼吸困难。
2.运动训练:适度的运动训练,如步行、踏车等有氧运动,可以增强患者的肌肉力量,提高运动耐力,从而减轻呼吸困难。运动强度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进行调整,一般以患者不出现明显气促加重为度。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慢阻肺患者,运动训练前需进行全面的评估,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强度。
四、避免诱发因素
1.戒烟:吸烟是慢阻肺的主要危险因素,戒烟能减缓肺功能下降的速度,明显改善呼吸困难症状。对于吸烟的慢阻肺患者,无论年龄大小,都应坚决戒烟,家属也应给予支持,帮助患者成功戒烟。
2.避免接触污染物:如粉尘、化学烟雾等,在污染环境中工作或生活的患者应采取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等,减少污染物对气道的刺激,从而减轻呼吸困难。不同生活环境的患者,如居住在工业污染区的患者,更需注意避免接触污染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