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上有真菌感染怎么办
肺真菌感染的诊疗包括明确诊断,通过多种标本检测明确真菌种类及感染情况;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综合临床表现、影像学等判断;抗真菌治疗依据真菌种类选药且考虑特殊人群;治疗基础疾病与支持治疗,控制基础疾病并进行营养、呼吸等支持;随访与监测,定期复查观察治疗效果及病情变化,不同人群复查有不同关注重点。
一、明确诊断
1.标本采集与检测:通过痰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血液等标本进行真菌涂片、培养及分子生物学检测等,以明确真菌的种类及感染情况,不同标本的检测对于准确判断肺真菌感染至关重要,比如痰液标本检测能初步提示是否有真菌存在,但可能受口腔定植菌干扰,而血液真菌培养阳性则高度提示侵袭性肺真菌感染。年龄较小的儿童留取标本相对困难,需谨慎操作;对于有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标本采集更要规范以保证结果准确。
二、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1.根据患者情况判断: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如肺部浸润影范围等)、基础疾病状况等综合评估。若患者免疫功能正常,肺部感染病灶局限,病情相对较轻;若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如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艾滋病患者等),出现广泛肺部浸润、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病情往往较重。对于儿童患者,因其免疫功能尚未发育完善,病情变化可能更迅速,需密切监测;老年患者基础疾病多,病情评估要更全面细致。
三、抗真菌治疗
1.药物选择依据真菌种类:不同的真菌需选用相应的抗真菌药物,如侵袭性肺曲霉病常选用伏立康唑等;肺隐球菌感染可选用氟康唑等。药物的选择要基于真菌的药敏试验结果,尽量做到精准用药。对于儿童患者,要考虑其特殊的生理特点,避免使用对儿童有严重不良反应的药物;妊娠期女性使用抗真菌药物需格外谨慎,要权衡药物对胎儿的影响。
四、基础疾病治疗与支持治疗
1.治疗基础疾病:如患者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需积极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真菌生长繁殖。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可根据情况调整免疫抑制剂使用或采取提升免疫功能的措施。儿童患者若有先天性免疫缺陷等基础疾病,要针对基础疾病进行相应处理;老年患者有多种基础疾病时,需多学科协作治疗。
2.支持治疗:包括营养支持,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热量等以维持机体正常功能;呼吸支持,对于有呼吸困难的患者给予吸氧、机械通气等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儿童患者营养支持要满足其生长发育需求;老年患者呼吸支持要考虑其心肺功能状况,选择合适的呼吸支持方式。
五、随访与监测
1.定期复查:治疗过程中定期复查影像学、真菌学指标等,观察治疗效果及病情变化。如复查肺部CT观察病灶吸收情况,复查真菌培养了解真菌是否被清除等。儿童患者复查要关注生长发育及病情恢复情况;老年患者要注意全身状况的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