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周湿疹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一般治疗需皮肤护理保持清洁干燥、避免刺激因素;药物治疗外用有糖皮质激素药膏、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瘙痒明显用抗组胺药物;特殊人群中婴幼儿要温和护理、谨慎用药,成人排查致敏物质、遵医嘱用药,有基础病史人群关注整体过敏状态及药物相互作用。
皮肤护理:保持口周皮肤清洁、干燥,用温水轻轻清洗口周,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清洗后及时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拍干,避免擦拭。对于婴幼儿,要注意避免其频繁舔吮口周,可适当使用儿童专用的保湿霜保持皮肤水分,因为干燥的皮肤更容易诱发和加重口周湿疹,不同年龄的儿童皮肤屏障功能有差异,婴幼儿皮肤更薄嫩,选择保湿霜时要优先考虑温和无刺激、适合婴幼儿肤质的产品。
避免刺激因素:尽量避免接触可能引起过敏的物质,如某些食物(芒果、草莓等易致敏水果)、化妆品、口水等。不同年龄人群接触的刺激因素不同,儿童可能更多与食物、口水接触,成人可能与使用的唇部产品等有关,要根据自身情况排查并远离相关刺激物。
药物治疗
外用药物:
糖皮质激素药膏:如弱效的氢化可的松乳膏等,可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瘙痒,但要注意使用时间不宜过长,对于儿童要谨慎使用,因为长期使用可能影响皮肤生长发育等,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年龄来选择合适强度的糖皮质激素药膏,一般面部等薄嫩部位选择弱效或中效偏弱的糖皮质激素。
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软膏等,适用于面部等皮肤薄嫩部位,相对糖皮质激素副作用较小,不过使用初期可能有局部灼热感等,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儿童使用时也需严格遵循医嘱。
抗组胺药物:如果瘙痒明显,可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等,能缓解过敏引起的瘙痒症状,但要注意不同年龄人群药物的剂型和剂量可能不同,儿童需选择儿童专用的抗组胺药物剂型,成人也需按照药物说明书合理使用。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婴幼儿:婴幼儿口周湿疹要特别注意皮肤护理的温和性,保湿霜的选择要经过严格安全测试的产品,避免使用含有香料、酒精等刺激性成分的产品。在使用药物时,糖皮质激素药膏需在医生评估后谨慎使用,抗组胺药物要选择适合婴幼儿的剂型和剂量,因为婴幼儿的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药物代谢与成人不同。
成人:成人口周湿疹要注意排查生活中接触的可能致敏物质,如工作中接触的化学物质等,在使用外用药物时要严格按照药物使用要求,注意药物的使用部位和可能出现的局部反应,如使用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出现局部灼热等不适时要及时咨询医生。
有基础病史人群:如果本身有其他过敏性疾病病史,如过敏性鼻炎等,在治疗口周湿疹时要更加关注整体过敏状态的控制,避免口周湿疹加重与整体过敏情况相互影响,在选择药物时要考虑与基础疾病治疗药物的相互作用等,需在医生综合评估下进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