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最典型的临床表现
支气管哮喘有反复发作性喘息、咳嗽、胸闷、气促等表现。反复发作性喘息与接触变应原等因素有关,机制是气道狭窄致气流受限;咳嗽可为刺激性干咳等,机制是气道炎症刺激感受器;胸闷在发作时可与其他症状同时或单独出现,机制是气道狭窄致通气障碍刺激神经末梢;气促表现为呼吸频率加快等,机制是气道狭窄致阻力增加、肺通气下降需代偿呼吸频率。
一、反复发作性喘息
1.特点:哮喘患者的喘息症状通常呈反复发作性,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以及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等因素有关。例如,接触花粉后可能在数分钟内出现喘息发作。儿童患者由于气道相对狭窄,喘息症状可能更为明显,且可能在运动后诱发喘息发作,这是因为运动时气道通气量增加,气道黏膜散热、失水增多,导致气道反应性增高。对于成年患者,接触室内尘螨等过敏原时也易出现反复发作的喘息。
2.机制:主要是由于气道平滑肌收缩、气道黏膜水肿、黏液分泌增加等导致气道狭窄,气流受限,从而产生喘息症状。变应原进入机体后,激发机体的免疫反应,释放如组胺、白三烯等炎症介质,引起气道平滑肌收缩和炎症反应。
二、咳嗽
1.表现形式:咳嗽是支气管哮喘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可为刺激性干咳,也可伴有少量黏液痰。在儿童哮喘中,咳嗽可能是唯一的症状,称为咳嗽变异性哮喘。例如,有些儿童仅表现为长期的顽固性咳嗽,尤其是在夜间或清晨更为明显,而没有典型的喘息症状。成年哮喘患者也可能以咳嗽为主要表现,尤其是在接触过敏原、冷空气等刺激后咳嗽加重。
2.机制:气道炎症刺激气道感受器,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引起咳嗽。炎症介质的释放会持续刺激气道,导致咳嗽反射持续存在。
三、胸闷
1.发生情况:患者常感觉胸部有压迫感、闷塞感。在哮喘发作时,胸闷可与喘息、咳嗽同时出现,也可能单独表现为胸闷。对于一些病情较轻的患者,可能主要以胸闷为首发症状。不同年龄段的患者胸闷的感受可能有所不同,儿童可能更难准确描述胸闷,但会表现出呼吸急促、喜欢端坐呼吸等表现来缓解胸闷不适。成年患者可能会明确感到胸部发闷,活动后胸闷可能加重。
2.机制:气道狭窄导致通气功能障碍,肺部过度充气,刺激胸廓感觉神经末梢,从而产生胸闷的感觉。
四、气促
1.特点:患者呼吸频率加快,感觉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在哮喘发作时,气促症状较为明显,患者可能需要用力呼吸才能满足机体的氧气需求。不同年龄的患者气促的表现程度不同,儿童由于呼吸储备功能相对较差,气促可能更为明显,表现为呼吸频率明显增快,可达每分钟40-50次甚至更高,而成年患者气促时呼吸频率可能在每分钟20-30次左右,但也会有明显的呼吸急促感。
2.机制:气道狭窄使气道阻力增加,肺通气功能下降,机体为了获取足够的氧气,会通过加快呼吸频率来代偿,从而出现气促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