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抗感染治疗、对症支持治疗及特殊人群治疗注意事项。一般治疗需休息营养并保持呼吸道通畅;抗感染分经验性和病原学指导;对症支持包括发热处理和氧疗;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孕妇治疗各有注意事项。
一、一般治疗
1.休息与营养:患者需充分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同时应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利于病情恢复。对于儿童患者,要保证其合理的营养摄入,满足生长发育需求;对于老年患者,需关注其营养状况,必要时可通过鼻饲等方式保证营养供给。
2.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患者咳嗽、咳痰,对于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者,可进行雾化吸入等措施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出。对于儿童患者,要及时清理其口鼻腔分泌物,防止窒息;老年患者若存在咳嗽无力等情况,需加强呼吸道管理。
二、抗感染治疗
1.经验性抗感染:根据患者的年龄、基础健康状况、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选择初始抗感染药物。例如,对于青壮年无基础疾病的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肺炎患者,常可选用青霉素类、第一代头孢菌素等药物;对于老年人、有基础疾病或住院患者,可能需要选用呼吸喹诺酮类、第二代或第三代头孢菌素联合大环内酯类等药物。
2.病原学指导抗感染:在留取痰培养、血培养等病原学标本后,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及药敏试验调整抗感染药物。若为肺炎链球菌感染,对于敏感菌株可选用青霉素G等,若耐药则可选用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等;若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根据药敏结果可选用苯唑西林、万古霉素等。
三、对症支持治疗
1.发热处理:对于发热患者,首先采用物理降温措施,如温水擦浴等。当体温超过38.5℃且物理降温效果不佳时,可考虑使用退热药物,但需注意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用药选择及剂量调整,避免过度退热导致脱水等不良反应。
2.氧疗:对于存在低氧血症的患者,给予吸氧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调整吸氧浓度和方式,如鼻导管吸氧、面罩吸氧等。对于儿童患者,要选择合适的吸氧装置,确保吸氧安全有效;老年患者若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需注意吸氧浓度的控制,防止二氧化碳潴留加重。
四、特殊人群的治疗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细菌性肺炎在治疗时需特别注意药物的选择和剂量,避免使用可能影响儿童生长发育或有严重不良反应的药物。同时,要密切观察儿童的病情变化,如呼吸、心率、体温等,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在抗感染治疗时要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注意肝肾功能的监测。对于存在心功能不全等情况的老年患者,在补液等治疗时要控制补液速度和量,防止加重心脏负担。
3.孕妇患者:孕妇患细菌性肺炎时,要谨慎选择抗感染药物,避免使用对胎儿有不良影响的药物。应根据孕周、病情等综合评估,选用对胎儿相对安全的药物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