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炎需要怎么才能检查出来
子宫内膜炎的检查包括妇科检查(双合诊、三合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阴道分泌物检查)和影像学检查(B超、磁共振成像)。妇科双合诊、三合诊可初步判断子宫等情况;血常规等可反映炎症反应;B超可观察子宫相关情况,MRI对不典型病例诊断有帮助
一、妇科检查
1.妇科双合诊:医生通过阴道、宫颈的触诊来初步判断。可了解子宫的大小、形态、质地以及有无压痛等情况,若存在子宫内膜炎,子宫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增大,且有明显触痛。对于不同年龄的女性,如青春期女性,因生殖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检查时需更加轻柔;而经产妇由于子宫相对较大,检查时操作要规范准确。有性生活史的女性可进行该项检查,无性生活史的女性一般采用直肠-腹部诊。
2.妇科三合诊:在双合诊基础上增加经直肠的触诊,能更清晰地了解后穹窿、宫骶韧带及盆腔后壁的情况,对于判断子宫内膜炎是否累及周围组织等有重要意义。不同年龄女性进行三合诊时,操作的力度和角度需根据其自身身体状况调整,以保证检查的准确性和患者的舒适度。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可能会升高,提示体内存在炎症反应。但不同年龄的人群血常规表现略有差异,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白细胞计数的正常范围与成人不同,需结合儿童的具体年龄来判断是否存在感染性升高。一般来说,当子宫内膜炎处于活动期时,血常规中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常出现异常改变。
2.C-反应蛋白(CRP):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炎症状态下会迅速升高。其升高程度与炎症的严重程度相关。对于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吸烟的女性,其CRP水平可能会因吸烟对身体的慢性刺激而有所不同,但在判断子宫内膜炎时,CRP的升高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阴道分泌物检查:通过对阴道分泌物进行涂片、培养等检查,可了解是否存在病原体感染。如能发现病原菌,如衣原体、淋病奈瑟菌等,有助于明确子宫内膜炎的病因。对于有多个性伴侣等高危生活方式的女性,阴道分泌物检查更具必要性,因为这类人群感染性传播病原体导致子宫内膜炎的风险较高。
三、影像学检查
1.B超检查:可观察子宫的形态、大小、内膜厚度及回声等情况。子宫内膜炎时,可能出现内膜增厚、回声不均匀等表现。不同年龄女性的子宫B超表现有所不同,青春期女性子宫尚未完全发育,内膜厚度等有其自身特点;绝经后女性子宫萎缩,内膜薄,若出现异常增厚等情况需高度警惕子宫内膜炎或其他病变。B超检查无创、方便,可作为初步筛查子宫内膜炎的重要手段。
2.磁共振成像(MRI):对于诊断子宫内膜炎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能更清晰地显示子宫肌层及内膜的情况,尤其对于一些不典型病例的诊断有帮助。但MRI检查费用相对较高,一般不作为首选检查,在其他检查难以明确诊断时可考虑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