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潜伏期12-21天,有前驱症状后皮疹向心性分布,传播靠飞沫和接触,可接种疫苗预防,对症治疗;天花由天花病毒引起,潜伏期7-17天,发病急有中毒症状,皮疹发展后留瘢痕,已被全球消灭。
临床表现方面
水痘:
潜伏期一般为12-21天,平均14天。发病初期可出现发热、全身不适、食欲减退等前驱症状,1-2天后出现皮疹,皮疹首先出现在头皮、面部或躯干受压部位,呈向心性分布,最初为红色斑疹,数小时后变为丘疹并发展成疱疹,疱疹为椭圆形,疱壁薄易破,周围有红晕,1-3天内疱疹从中心开始干枯结痂,痂脱后不留瘢痕。
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感染水痘相对症状较典型,而成人感染水痘症状往往更严重,如发热更高、皮疹更多等。对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患有艾滋病等免疫缺陷疾病的患者,水痘可能会呈播散性,出现肺炎、脑炎等严重并发症。
天花:
潜伏期通常为7-17天,平均10-14天。发病急,有寒战、高热,体温可迅速升至39-40℃,伴有头痛、背痛、四肢痛、乏力、呕吐、腹泻等全身中毒症状。发病3-5天后出现皮疹,皮疹首先出现在面部、手腕和脚踝,然后向躯干蔓延,皮疹初为红色斑疹,数小时后变为丘疹,2-3天后变为疱疹,疱疹为圆形,质地较硬,周围有红晕,1周左右疱疹转为脓疱,脓疱结痂脱落后留有瘢痕,俗称“麻点”,这是天花的典型特征,且天花患者愈后瘢痕显著,对容貌影响大。
传播途径方面
水痘: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用具传播。
天花:主要通过飞沫吸入或直接接触传播,传染性极强,在人群密集且卫生条件差的环境中容易快速传播。
预防措施方面
水痘:
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最有效的措施,接种后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免疫力。对于未接种疫苗且接触过水痘患者的高危人群,可在接触后72小时内注射水痘-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进行被动免疫。
日常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室内通风,避免与水痘患者密切接触。儿童作为水痘的高发人群,幼儿园和学校等儿童聚集场所要做好水痘的防控,如发现水痘患者要及时隔离。
天花:
由于天花病毒已被全球消灭,目前主要是通过历史防控经验来借鉴。但对于可能接触到天花病毒的实验室工作人员等特殊人群,要严格遵守生物安全防护规定,防止病毒泄漏造成传播。
治疗方面
水痘:主要是对症治疗,如发热时可采用物理降温等非药物干预方法(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避免低龄儿童滥用药物降温),皮肤瘙痒者可外用炉甘石洗剂等。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水痘患者、新生儿水痘等情况,可在医生评估后考虑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等,但需严格掌握用药适应证。
天花:曾经主要是支持对症治疗,包括隔离患者、保持皮肤清洁、预防和治疗并发症等,但目前天花已被消灭,不再有天花的临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