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包括什么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长期不愈可发展为慢阻肺,影响肺通气功能等;肺气肿是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道弹性减退等的病理状态,其中阻塞性肺气肿与慢阻肺关系密切,会加重气流受限使肺功能进行性下降,不同年龄、生活方式人群患病风险有差异。
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的主要组成部分
慢阻肺主要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
(一)慢性支气管炎
1.定义与特征:慢性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连续2年或2年以上。其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吸烟是重要的发病因素,烟草中的化学物质可损伤气道上皮细胞,使纤毛运动减退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降低;空气污染中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也可损伤气道黏膜,诱发慢性支气管炎。从病理上看,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增生及鳞状上皮化生,黏液腺肥大、增生,分泌亢进,支气管壁有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等慢性炎症改变。
2.对慢阻肺病程的影响:慢性支气管炎长期不愈可逐渐发展为慢阻肺,炎症持续存在会导致气道狭窄、气流受限等,影响肺的通气功能,随着病情进展,会进一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肺功能状态,增加急性加重的风险等。不同年龄的人群都可能受到慢性支气管炎的影响,比如老年人由于呼吸道防御功能下降等因素更易患病,男性可能因吸烟等生活方式因素相对患病风险较高,长期接触粉尘、化学物质等特殊生活方式的人群也属于高危人群。
(二)肺气肿
1.定义与特征:肺气肿是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积增大或同时伴有气道壁破坏的病理状态。按其发病原因可分为老年性肺气肿、代偿性肺气肿、间质性肺气肿、灶性肺气肿、旁间隔性肺气肿、阻塞性肺气肿等多种类型,其中阻塞性肺气肿与慢阻肺关系最为密切。阻塞性肺气肿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慢性支气管炎等炎症导致细支气管不完全阻塞,吸气时细支气管扩张,空气进入肺泡;呼气时细支气管收缩,空气滞留,肺泡内压力不断增高,导致肺泡过度膨胀甚至破裂融合,肺组织弹性减退,容积增大。病理上可见肺过度膨胀,弹性减退,外观灰白,表面可见多个大小不一的大疱,镜下可见肺泡壁变薄,肺泡腔扩大、破裂或形成大疱,毛细血管床减少等。
2.对慢阻肺病程的影响:肺气肿的存在会进一步加重气流受限,使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进行性下降。不同年龄人群中,老年人由于肺组织本身的退行性变等因素更易发生肺气肿相关的慢阻肺,男性因吸烟等因素患病风险相对较高,长期处于污染环境等特殊生活方式的人群也是肺气肿相关慢阻肺的高危人群。例如长期生活在工业污染严重地区的人群,其气道和肺组织更容易受到损伤,进而发展为肺气肿及慢阻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