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治疗方法是什么呢
哮喘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有控制性药物(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白三烯调节剂、长效β受体激动剂、茶碱类药物等,需根据不同患者调整)和缓解性药物(如短效β受体激动剂、短效吸入型抗胆碱能药物、茶碱类药物等,急性发作时使用需注意);非药物治疗包括避免触发因素(不同年龄患者方式不同)、呼吸训练(儿童需家长协助,老年可逐步进行)、免疫治疗(明确过敏原且常规治疗不佳者可考虑,需评估,儿童密切观察不良反应,老年考虑基础疾病影响)。
一、药物治疗
1.控制性药物:这类药物主要用于长期控制气道炎症,常用的有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等,通过抑制气道炎症反应来减少哮喘发作;白三烯调节剂,如孟鲁司特钠,能调节白三烯的生物活性,减轻气道炎症和痉挛;长效β受体激动剂,如沙美特罗,可长效舒张支气管平滑肌;茶碱类药物,如氨茶碱,具有舒张支气管和一定抗炎作用,但需注意其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及可能的不良反应。对于儿童患者,需根据年龄和病情合理选择合适剂型的控制性药物,且要密切关注药物可能对儿童生长发育等方面的影响;对于老年患者,要考虑其肝肾功能情况,调整药物剂量或选择更合适的药物。
2.缓解性药物:用于缓解哮喘急性发作时的症状,如短效β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能迅速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缓解喘息症状;短效吸入型抗胆碱能药物,异丙托溴铵可阻断迷走神经传出支,降低气道阻力;茶碱类药物也可作为缓解药物使用,但同样需注意剂量和不良反应。在哮喘急性发作时,应及时使用缓解性药物,但要避免过度依赖,同时需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调整用药,对于儿童急性发作,要注意药物的吸入装置是否适合儿童使用,确保药物能有效吸入。
二、非药物治疗
1.避免触发因素:应尽量识别并避免接触哮喘触发因素,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刺激性气体等。对于有明确花粉过敏的患者,在花粉季节应减少外出,关闭门窗;尘螨过敏者要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清洗床上用品等。不同年龄、生活方式的患者避免触发因素的方式有所不同,例如儿童患者可能在玩耍环境中接触到更多触发因素,家长需格外注意其周围环境的清洁和安全;老年患者生活相对固定,可通过调整生活环境来减少触发因素的接触。
2.呼吸训练:包括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等。腹式呼吸可增强膈肌运动,提高肺通气量;缩唇呼吸能延长呼气时间,减少气道塌陷。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呼吸训练,儿童患者进行呼吸训练时需要家长协助引导,老年患者可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逐步进行训练,以改善呼吸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3.免疫治疗:对于过敏原明确且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考虑特异性免疫治疗,如皮下注射或舌下含服过敏原提取物。但免疫治疗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需要严格评估患者情况,儿童患者进行免疫治疗时要密切观察不良反应,老年患者要考虑其基础疾病对免疫治疗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