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区分跖疣和鸡眼
跖疣由HPV感染致足部皮肤破损后自身接种传染引发,鸡眼因足部长期挤压摩擦形成;跖疣是黄豆大小角质增生损害、表面粗糙有小黑点、好发于受压部位且走路压痛,鸡眼是圆锥状角质增生、表面或光滑或粗糙、呈淡黄或深黄色、好发于易受压摩擦部位且站立行走痛明显;跖疣多发生在足底受力部位易扩散,鸡眼一般局限于特定受挤压摩擦部位相对不易扩散
一、病因方面
1.跖疣: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HPV可通过皮肤的微小破损自身接种传染,从而越来越多。比如足部皮肤有外伤等情况时,就容易感染HPV引发跖疣,且有一定传染性,可在人群中传播。不同年龄、性别都可能患病,生活中经常行走、运动等导致足部皮肤易受损的人群更易接触到病毒而发病,有足部外伤史或免疫力较低的人也相对更易患跖疣。
2.鸡眼:主要是由于足部皮肤长期受到挤压或摩擦引起的。比如长时间穿不合脚的鞋子,像鞋子过紧、过窄或者鞋内有异物等情况,会使足部皮肤局部长期受到挤压和摩擦,导致角质层过度增生形成鸡眼。各年龄、性别都可能发生,长期站立、行走的人以及喜欢穿高跟鞋等不舒适鞋子的人群更容易出现鸡眼。
二、外观表现方面
1.跖疣:通常为黄豆大小的角质增生性损害,表面粗糙,界限清楚,周围绕以稍高起的角质环。削去表面角质层后,其下方有疏松的角质软芯,可见毛细血管破裂出血而形成的小黑点。跖疣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多个跖疣可相互融合成大的斑块。好发于足底受压部位,如足跟、跖骨头或跖间受压处。
2.鸡眼:一般为局限性、圆锥状角质增生,表面光滑或粗糙不平,外观呈淡黄色或深黄色,境界清楚,像一个小小的圆锥,尖端向内压入真皮。鸡眼通常为单个,豌豆大小,按压时会有明显疼痛。好发于足跖前中部、小趾外侧或拇趾内侧缘等易受挤压和摩擦的部位。
三、疼痛表现方面
1.跖疣:走路时会有压痛感,尤其是当疣体受到压力时,疼痛比较明显,因为疣体生长在皮肤下方,会刺激周围神经。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疼痛感受可能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但总体上行走等活动时会因压力传导到疣体而产生疼痛。
2.鸡眼:站立或行走时疼痛明显,主要是因为鸡眼的尖端压迫真皮层内的神经末梢,当受到压力或摩擦时,这种疼痛会更加剧烈,比如走路时每一步的压力都可能刺激到鸡眼部位的神经,导致疼痛。各年龄、性别患者中,长期行走或站立的人疼痛往往更显著。
四、分布特点方面
1.跖疣:多发生在足底受力部位,由于病毒的自身接种特性,可能会逐渐增多、扩散,在足底多个部位都可能出现。比如一个跖疣治愈后,附近可能又会出现新的跖疣。
2.鸡眼:一般局限于特定的受挤压或摩擦部位,通常不会像跖疣那样扩散到多个部位,除非是继续处于相同的挤压或摩擦环境中。例如穿同一双不合适鞋子的情况下,可能在原来长鸡眼的部位附近再次出现鸡眼,但相对来说分布没有跖疣那么容易扩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