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脑损伤的症状
早产儿脑损伤会引发意识改变、肌张力异常、原始反射异常、呼吸异常、惊厥等多种症状,因其自身器官尤其是神经系统发育未成熟,脑损伤后出现相关症状风险更高,医护人员和家长需密切观察早产儿上述表现,发现异常及时就医,护理时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早期发现并干预以保障其健康预后。
一、意识改变
早产儿脑损伤可能导致意识方面的异常。轻度脑损伤时,早产儿可能出现易激惹,表现为比正常情况更频繁的哭闹、难以安抚等;中度脑损伤时,可能出现嗜睡,即睡眠时间明显延长,唤醒困难;重度脑损伤时,可出现昏迷,对外界刺激几乎无反应。这与早产儿未发育完善的神经系统在受到损伤后功能紊乱有关,不同程度的损伤影响了大脑对意识调节的相关神经结构和通路。
二、肌张力异常
1.肌张力增高:早产儿脑损伤可能出现肌张力增高的情况,表现为肢体僵硬,活动受限。例如,四肢伸展困难,被动活动时阻力增大。这是因为脑损伤影响了锥体系等神经结构,导致肌肉的紧张性调节失衡,使得肌肉处于过度收缩的状态。
2.肌张力减低:也可能出现肌张力减低,表现为肢体松软,像棉花一样无力,四肢活动时缺乏正常的张力支撑。这是由于脑损伤波及了锥体外系等相关神经通路,使得肌肉的放松调节出现障碍,肌肉不能维持正常的紧张度。
三、原始反射异常
1.拥抱反射异常:正常早产儿的拥抱反射在出生后3-4个月消失,若脑损伤存在,拥抱反射可能出现亢进或减弱的情况。亢进时,反射表现过度强烈,轻微刺激就可引发;减弱时,反射的强度明显低于正常水平。这是因为大脑对原始反射的调控中枢受损,导致原始反射的正常调节机制紊乱。
2.握持反射异常:正常情况下握持反射在出生后3-4个月消失,脑损伤早产儿的握持反射可能出现持续不消失或减弱的异常表现。持续不消失可能是大脑对握持反射的抑制功能障碍,减弱则是反射的神经传导通路受损所致。
四、呼吸异常
早产儿脑损伤可能影响呼吸中枢的功能,从而出现呼吸异常。例如,可能出现呼吸节律不整,表现为呼吸的快慢、深浅不均匀,出现呼吸暂停等情况。这是因为呼吸中枢位于大脑特定区域,脑损伤累及该区域后,导致呼吸的节律调节功能失调。
五、惊厥
部分早产儿脑损伤会出现惊厥症状,表现为肌肉不自主的抽搐,可累及局部肌肉或全身肌肉。惊厥的发生是由于脑损伤导致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神经冲动的异常传导和发放,从而引发肌肉的不自主收缩。
特殊人群(早产儿)温馨提示
早产儿由于其自身身体各器官尤其是神经系统发育尚未成熟,脑损伤后出现上述症状的风险相对更高。医护人员及家长需密切观察早产儿的上述表现,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如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对早产儿不必要的刺激,为早产儿提供稳定、安全的生长环境,以便早期发现脑损伤相关症状并及时干预,最大程度保障早产儿的健康预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