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败血症怎么引起的
急性败血症的发生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各种病原体入侵人体并在血液中生长繁殖,常见病原体有细菌、真菌、病毒等,特殊人群如新生儿、儿童、有基础疾病及免疫力低下人群易受侵袭;二是人体防御功能缺陷助力感染发生,包括皮肤黏膜屏障受损,如大面积烧伤、皮肤擦伤等易让病原体进入血液,不同年龄人群皮肤黏膜屏障完整性不同,以及免疫系统功能低下,先天性免疫缺陷、后天因素致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易感染,婴幼儿和老年人因免疫系统特点也易发病;三是身体其他部位感染灶未及时有效控制,病原体可通过血液循环扩散到全身引发急性败血症,如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及局部脓肿等感染灶未恰当处理易致败血症。
一、病原体入侵是主因
急性败血症主要是由各种病原体入侵人体并在血液中生长繁殖所致。常见的病原体包括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等;真菌、病毒等也可引发。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可通过皮肤破损处等侵入人体,进而进入血液引发败血症;对于新生儿等特殊人群,其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更易遭受病原体侵袭引发败血症。年龄较小的儿童,由于自身免疫功能相对较弱,相比成年人更易因病原体入侵而患上急性败血症。而一些有基础疾病、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等,本身抗病能力差,也更容易让病原体有可乘之机侵入血液引发败血症。
二、人体防御功能缺陷助力感染发生
1.皮肤黏膜屏障受损:当皮肤黏膜存在破损时,如大面积烧伤、皮肤擦伤等情况,病原体就容易通过破损处进入血液。比如严重烧伤患者,皮肤的屏障功能遭到破坏,外界的病原体很容易进入体内并在血液中生长繁殖,从而引发急性败血症。不同年龄人群皮肤黏膜屏障完整性不同,儿童皮肤相对娇嫩,更易出现破损导致屏障受损,增加感染风险;老年人皮肤老化,也可能存在屏障功能下降的情况。
2.免疫系统功能低下:先天性免疫缺陷患者,其自身免疫系统存在先天性的缺陷,无法有效抵御病原体的入侵。后天因素导致的免疫功能低下也可引发,像艾滋病患者由于HIV病毒攻击免疫系统,使得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极易遭受各种病原体感染并发展为败血症。对于婴幼儿来说,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免疫功能相对较弱;而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免疫功能逐渐衰退,这些特殊人群在免疫系统功能低下时,更易因病原体感染而引发急性败血症。
三、感染灶扩散是重要途径
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灶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病原体可通过血液循环扩散到全身引发急性败血症。例如肺部感染时,细菌等病原体可随着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处。对于患有肺炎的儿童,由于其呼吸系统发育特点等因素,感染扩散相对更快更易引发败血症;有泌尿系统感染的老年人,因为其生理机能的变化等,感染也更易扩散至血液引发急性败血症。一些局部的脓肿等感染病灶,若未得到恰当处理,病原体也会进入血液,进而导致急性败血症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