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充分休息、合理饮食、按需吸氧)、抗感染治疗(经验性和病原学指导下用药)、对症治疗(退热、止咳祛痰),特殊人群(儿童、老年、妊娠期患者)有不同注意事项,需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
一、一般治疗
(一)休息与饮食
患者需充分休息,保证充足睡眠,以利于身体恢复。同时,应摄入富含营养、易于消化的食物,保证足够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等摄入,维持机体正常代谢,增强抵抗力,年龄较小儿童要注意营养均衡搭配,根据其消化能力调整饮食结构。
(二)吸氧
对于有低氧血症表现,如呼吸急促、口唇发绀等的患者,可根据情况给予吸氧治疗,不同年龄患者吸氧流量等需合理调整,婴儿和儿童吸氧要注意流量及吸氧装置的合适性,避免对患儿造成不必要损伤。
二、抗感染治疗
(一)经验性抗感染
根据患者年龄、病情严重程度、有无基础疾病等因素选择经验性抗感染药物。例如,对于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肺炎,青壮年无基础疾病患者可选用青霉素类等药物;老年人或有基础疾病患者可能需要选用呼吸喹诺酮类等药物。
(二)病原学指导下的抗感染
在留取痰培养等病原学标本后,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及药敏试验调整抗感染药物。若为肺炎链球菌感染,对青霉素敏感者可继续选用青霉素等,耐药者可选用头孢曲松等;若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根据药敏选用苯唑西林等。
三、对症治疗
(一)退热
对于发热患者,优先采用非药物退热措施,如适当减少衣物、多饮水等。但对于高热持续不退或伴有明显不适的患者,需谨慎选择退热药物,要充分考虑年龄因素,低龄儿童避免使用不恰当退热方式或药物,根据患儿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安全退热方法。
(二)止咳祛痰
可使用祛痰药物促进痰液排出,如氨溴索等。对于咳嗽明显患者,若不影响休息等一般情况,尽量以非药物止咳为主,如保持室内空气湿润等,若咳嗽剧烈影响生活则需在医生指导下合理选择药物,同样要考虑患者年龄等因素,避免不恰当用药对儿童等特殊人群造成不良影响。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患者
儿童肺炎病情变化相对较快,要密切观察呼吸、体温等变化,及时就医。在抗感染治疗时要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根据儿童体重等调整药物相关剂量等要精准,同时注意儿童的心理安抚,减少其就医恐惧。
(二)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在治疗时要充分考虑基础疾病对肺炎治疗的影响以及肺炎对基础疾病的加重风险。抗感染治疗要兼顾疗效与药物对肝肾功能等的影响,密切监测肝肾功能等指标,吸氧等支持治疗要根据老年患者心肺功能情况合理调整。
(三)妊娠期患者
妊娠期患者患细菌性肺炎时,要权衡抗感染药物对胎儿的影响。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抗感染药物,治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胎儿情况,如通过超声等检查监测胎儿发育等,同时注意妊娠期生理变化对肺炎病情的影响,如妊娠期膈肌上抬可能影响呼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