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的症状有哪些如何治疗
慢阻肺有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喘息和胸闷等症状,稳定期治疗包括戒烟、药物治疗(用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等)和康复治疗(呼吸、运动训练及营养支持等),急性加重期需确定原因及严重程度,进行药物治疗(用支气管舒张剂、抗生素等)和氧疗(低流量吸氧维持血氧饱和度)
一、慢阻肺的症状
(一)慢性咳嗽
早期可表现为间断性咳嗽,早晨较为明显,随着病情进展,咳嗽可呈持续性。年龄较大者或有长期吸烟史者更易出现此类咳嗽症状,长期咳嗽会影响生活质量,尤其在夜间可能因咳嗽导致睡眠障碍。
(二)咳痰
一般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性泡沫痰,偶可带血丝,清晨排痰较多。合并感染时,痰量增多,可呈脓性痰。对于有长期吸烟史且年龄较大的患者,出现咳痰症状需警惕慢阻肺的可能。
(三)气短或呼吸困难
这是慢阻肺的标志性症状。早期在劳力时出现,后逐渐加重,以致在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感到气短。生活方式中吸烟的人群,患病后呼吸困难症状可能进展更快,年龄较大者心肺功能本身有所减退,也会使气短症状更明显。
(四)喘息和胸闷
部分患者特别是重度患者或急性加重时会出现喘息;胸部紧闷感通常在运动后发生,与呼吸费力、肋间肌等容性收缩有关。
二、慢阻肺的治疗
(一)稳定期治疗
1.戒烟:戒烟是预防和治疗慢阻肺的重要措施,能减缓肺功能下降的速率,对于所有吸烟的慢阻肺患者都至关重要,可显著改善预后。
2.药物治疗
支气管舒张剂:如短效支气管舒张剂沙丁胺醇等,可缓解气短等症状;长效支气管舒张剂如噻托溴铵等,能长期改善症状和肺功能。
糖皮质激素:对于FEV1<50%预计值且有临床症状以及反复加重的患者,可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长效支气管舒张剂,如沙美特罗替卡松等。
3.康复治疗:包括呼吸训练(如缩唇呼吸、腹式呼吸)、运动训练(如步行、上下楼梯等)和营养支持等。呼吸训练可改善呼吸肌功能,运动训练能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营养支持对于体重指数低的患者尤为重要,可改善全身状况。年龄较大或体质较弱的患者更需注重康复治疗的循序渐进,以避免因过度运动导致不适。
(二)急性加重期治疗
1.确定急性加重的原因及严重程度:常见原因是呼吸道感染,需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痰培养、胸部影像学等明确。根据患者的症状、血气分析等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2.药物治疗
支气管舒张剂:可使用短效支气管舒张剂雾化吸入,如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等,必要时可短期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如琥珀酸氢化可的松等,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还需使用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如罗氟司特等,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抗生素:如有细菌感染证据,如脓性痰等,需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左氧氟沙星等,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及当地细菌耐药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3.氧疗:低流量吸氧,将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0%-92%,对于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患者至关重要,能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