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血症严重不
败血症是病原体侵入血流并生长繁殖致急性全身性感染且非常严重的疾病,可致多器官功能障碍、有感染性休克可能,儿童、老年及有基础病史人群患败血症特点及严重程度有差异,一旦怀疑或确诊需及时就医规范治疗以降低风险和死亡率
一、病情发展与不良后果
1.多器官功能障碍风险
败血症可导致多个器官功能受损。例如,感染引发的炎症反应可能影响肺部,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使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下降等情况。研究表明,败血症患者中约有一定比例会出现呼吸功能的严重障碍,这是因为病原体及其毒素进入血液循环后,炎症介质大量释放,损伤肺部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肺泡-毛细血管膜通透性增加,进而影响气体交换。
对肾脏也有影响,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表现为尿量减少、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等。这是由于败血症时,肾脏灌注不足以及炎症介质对肾脏细胞的直接损伤,导致肾脏的滤过和重吸收功能紊乱。
2.感染性休克可能性
败血症容易引发感染性休克,这是一种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当病原体在血液中大量繁殖并释放大量毒素时,会导致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进而引起休克。感染性休克的死亡率较高,据相关统计,在败血症患者中,感染性休克的发生率不低,且预后较差,若不能及时纠正休克状态,会进一步加重各器官的缺血缺氧,导致恶性循环,严重威胁患者生命。
二、不同人群的败血症特点及严重程度差异
1.儿童人群
儿童尤其是婴幼儿患败血症时往往更为严重。这是因为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对病原体的清除能力较弱。例如,新生儿败血症可能由产时或产后感染引起,由于新生儿血脑屏障功能不完善,败血症容易并发化脓性脑膜炎,这会严重影响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导致智力障碍、癫痫等后遗症。而且儿童的代偿能力相对较差,病情变化往往较为迅速,需要密切观察和及时治疗。
2.老年人群
老年人患败血症也较为严重。老年人常伴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这些基础疾病会削弱老年人的机体抵抗力。同时,老年人的器官功能逐渐衰退,对感染的应对能力下降。例如,老年败血症患者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概率较高,因为其各器官的储备功能和修复能力不如年轻人,一旦感染扩散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治疗难度较大,预后相对较差。
3.有基础病史人群
本身患有免疫缺陷疾病(如艾滋病患者)、恶性肿瘤等基础病史的人群,患败血症时病情通常更严重。免疫缺陷患者由于自身免疫系统无法有效对抗病原体,败血症容易迅速扩散且难以控制。恶性肿瘤患者接受放化疗后,机体免疫力进一步下降,感染败血症后,感染难以被局限,病情进展快,且由于肿瘤本身的消耗以及治疗的影响,患者的一般状况较差,对败血症的耐受能力降低,治疗效果往往不如一般人群。
败血症是一种严重威胁生命健康的疾病,无论是何种人群,一旦怀疑或确诊败血症,都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规范的抗感染等治疗,以降低其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和死亡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