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受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环境因素和机体自身因素影响,病毒感染中鼻病毒是普通感冒常见病原体、流感病毒传染性强且特殊人群感染重症风险高;细菌感染中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常见,儿童更易发病;气温骤变、空气污染等环境因素易引发感染;自身免疫力低下、缺乏运动、营养不良等机体自身因素会增加感染易感性,老年人因机体功能衰退更易受影响
一、病毒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中病毒感染是主要原因,其中鼻病毒是引发普通感冒最常见的病原体,可通过飞沫传播或接触被污染的物品传播,不同年龄段人群都易受其影响,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相对更易频繁感染鼻病毒而引发上呼吸道感染;另外,流感病毒也是重要的致病原,包括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等,流感病毒传染性强,在人群密集场所易造成传播,不同性别感染风险无显著差异,但老年人、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感染后发生重症的风险相对较高。例如多项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在流感流行季节,社区中相当比例的上呼吸道感染病例是由流感病毒引起,且病毒感染后会侵袭上呼吸道黏膜,导致黏膜充血、水肿、分泌增加等炎症反应,出现鼻塞、流涕、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二、细菌感染
细菌感染也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其中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较为常见,通常是在人体抵抗力下降时,定植于上呼吸道的细菌大量繁殖引发感染,比如长期过度劳累、睡眠不足等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群,抵抗力降低,更易受到细菌感染而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此外,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等也可导致上呼吸道感染,细菌感染后会引发局部炎症反应,使患者出现发热、咽痛、扁桃体红肿等症状,儿童由于呼吸道黏膜屏障功能相对较弱,在细菌感染时更易发病,且病情可能进展相对较快,需要密切关注。
三、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对引起上呼吸道感染也有影响,例如气温骤变时,人体的上呼吸道黏膜适应能力若不能及时调整,就容易受到病原体侵袭而引发感染,寒冷天气中,人们常待在密闭室内,空气流通差,病原体更容易在人群中传播,增加了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风险;空气污染严重时,空气中的有害颗粒、化学物质等会刺激上呼吸道黏膜,损伤黏膜的防御功能,使人体更容易被病毒、细菌等病原体感染,长期处于污染环境中的人群,包括不同年龄、性别的个体,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四、机体自身因素
机体自身的因素也与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当人体自身免疫力低下时,如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艾滋病等)、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等情况,身体抵御病原体的能力下降,就更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另外,缺乏运动、营养不良等也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使上呼吸道抵御病原体的能力减弱,例如长期挑食、节食的人群,营养摄入不均衡,导致身体缺乏必要的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免疫力下降,容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不同年龄的人群都可能因自身免疫力相关因素而增加上呼吸道感染的易感性,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衰退,免疫力相对较低,更易受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