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症状
子宫内膜异位症会引发多种症状,包括痛经(继发性且进行性加重,约70%-80%患者有此症状)、慢性盆腔痛(非经期持续存在)、月经异常(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不孕(约30%-50%患者合并不孕)、性交疼痛(异位病灶在特定部位时出现),还有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腹痛、腹泻等及可能肠梗阻)和泌尿系统子宫内膜异位症(膀胱或输尿管受侵出现相应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各方面。
一、疼痛
1.痛经: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常见的症状,多为继发性痛经,且呈进行性加重。疼痛通常从月经前1-2天开始,月经第1天最剧烈,以后逐渐减轻,可放射至腰骶部、肛门、会阴或大腿等部位。研究显示,约70%-80%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有痛经症状,且随着病情进展,疼痛可能逐渐加剧,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2.慢性盆腔痛:部分患者可出现非经期的慢性盆腔疼痛,可持续整个月经周期,疼痛程度不一,可能与盆腔内异位的子宫内膜病灶刺激周围组织、神经有关,这种疼痛在育龄女性中较为常见,会长期困扰患者,影响其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
二、月经异常
1.经量增多:患者可能出现月经量较以往明显增多的情况,这与异位的子宫内膜影响子宫的正常收缩、导致子宫肌层收缩功能异常有关。长期经量增多可能会引起贫血,表现为乏力、头晕等症状,尤其在青春期或育龄期女性中,经量增多可能会对其身体健康产生较大影响。
2.经期延长:月经持续时间较正常延长,正常月经经期一般为3-7天,而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可能经期长达7-10天甚至更久。这是因为异位的内膜病灶干扰了子宫内膜的正常脱落和修复过程,导致经期延长,进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规律和卫生状况。
三、不孕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导致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据统计,约30%-50%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合并不孕。其机制可能与异位内膜病灶影响盆腔内环境,如改变输卵管的蠕动功能、干扰排卵、影响受精卵的着床等有关。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女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不孕会给其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和家庭困扰。
四、性交疼痛
部分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性交时会出现疼痛,尤其是直肠子宫陷凹、宫骶韧带等部位有异位病灶时,性交时由于宫颈受到碰撞及子宫收缩和向上提升,会引起疼痛。这种疼痛会影响患者的性生活质量,甚至可能导致患者对性生活产生恐惧心理,进而影响夫妻关系。
五、其他特殊部位的症状
1.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可出现腹痛、腹泻、便秘或周期性少量便血等症状。如果异位病灶侵犯肠道较深,还可能出现肠梗阻的表现,如腹痛加剧、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在女性中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症状较为复杂,需要引起重视。
2.泌尿系统子宫内膜异位症:当异位内膜侵犯膀胱时,可出现周期性尿频、尿急、尿痛及血尿等症状;侵犯输尿管时,可能导致输尿管梗阻、肾积水等,出现腰痛、腰部酸胀等表现。泌尿系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症状容易被误诊为泌尿系统本身的疾病,需要仔细鉴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