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呼吸道感染是怎么引起
上呼吸道感染由病原体感染引起,病毒为主约占90%以上,细菌可直接或继发感染;年龄方面儿童因免疫系统未完善等发生率高,老年人因免疫衰退等易感性增加;性别因素一般不显著但特殊生理阶段有影响;生活方式中缺乏运动、吸烟、过度劳累会增加感染风险;病史方面患慢性呼吸道疾病或免疫缺陷性疾病者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且可能病情加重。
一、年龄因素影响
儿童: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相比成人更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例如,婴幼儿的呼吸道黏膜柔嫩,呼吸道局部的免疫球蛋白(如分泌型IgA)含量较低,对病原体的抵御能力较弱,所以儿童尤其是6个月-5岁的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较高。而且儿童的生活方式相对活泼,与外界接触频繁,增加了接触病原体的机会。
老年人: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免疫系统功能逐渐衰退,呼吸道黏膜萎缩,局部防御机制减弱。同时,老年人往往患有多种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这些基础疾病会进一步影响机体的免疫力,使得老年人对上呼吸道感染的易感性增加。
二、性别因素影响相对不显著
一般来说,在没有基础疾病差异等特殊情况下,性别本身对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影响不大。但在一些特殊情况,如女性在月经周期、孕期、哺乳期等特殊生理阶段时,机体的免疫状态会有所变化。例如,孕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免疫系统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调整,可能会相对更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哺乳期女性需要兼顾自身和婴儿的健康,若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处理上需更加谨慎,因为一些药物可能会通过乳汁传递给婴儿。
三、生活方式因素
缺乏运动:长期缺乏运动的人,身体的新陈代谢减缓,免疫力下降。例如,一些长期久坐办公室的人群,由于缺乏体育锻炼,呼吸道的纤毛运动能力减弱,不能有效地清除呼吸道内的病原体,从而容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
吸烟:吸烟会损害呼吸道黏膜,破坏呼吸道的防御功能。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会抑制呼吸道纤毛的运动,降低呼吸道的净化能力,使病原体更容易在呼吸道内定植和繁殖,增加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风险。此外,被动吸烟也会对呼吸道造成损害,增加易感人群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的几率。
过度劳累:长期过度劳累会使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影响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例如,长期熬夜、工作压力过大的人群,身体的免疫力会下降,为病原体的入侵创造了条件,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
四、病史因素
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患者,呼吸道的黏膜已经存在炎症损伤,呼吸道的防御功能降低。例如,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气道黏膜反复受到炎症刺激,纤毛功能受损,黏液分泌增多,使得呼吸道清除病原体的能力下降,容易反复发生上呼吸道感染,且感染后病情可能更易加重。
免疫缺陷性疾病:患有艾滋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等免疫缺陷性疾病的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存在缺陷,无法有效地抵御病原体的感染。这类患者一旦接触到上呼吸道病原体,就很容易发生严重的上呼吸道感染,且感染后不易痊愈,病情容易迁延不愈。



